第11章 春寒料峭,冻杀年少-《别无奇书》


    第(2/3)页

    她月初才来过。

    哪个月初?

    这个月初,寺里21天的法会,这位施主从第一天待到最后一天,上周才下山。

    她和谁一起?

    一个人来的。

    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待满足足21天。

    她跟你说啥啦?

    法会止语,没说啥?

    不可能。

    她只感叹过两次,说情关最难过。

    和谁的情?

    道乙摸着头,其实跟他谈情才是最摸不着头脑的,

    施主,她没说,她说的我也不懂。施主这照片是送给我了吗?

    对,她当初说寄来的,我以为她忘了。

    她也带来了叁张,这个我可收下了,我想留一张师父的。

    随意。师父我怎么来这儿的?什么时候能走?

    昨天下了晚课,师兄说山上有荧火一闪一闪的,师父看了看,说怕是有人赶夜路,让师兄去查看,宁可万全也不能侥幸。果不其然,我们赶到的时候正见你从路上往坡下滚,所幸,是绕到下坡的阔路上摔倒的,坡上的树把您横腰拦下了。

    你师父果然厉害!

    那是,我师父,受过三坛大戒,得我师父的师父真传,上过佛学院,走过大丛林,阅览经典无数,26岁做首座,30岁就是这清风寺的住持。

    佛门跟红尘也无二致呀,30岁果然是职业生涯的分水岭。

    我虽不懂红尘事,但师父经常告诫我们人人本有佛性,不管在家出家都要怀一颗不被俗世污染的真心,我师父精进修行,是为解如何了脱生死,是为了众生得渡。可俗世里追名逐利,离不开贪、嗔、痴三个字,岂能别无二致?

    徐泽远一时语塞,不曾想一个不满20岁的小僧,竟用了3个字便道尽了世间苦海的源由,不禁回忆起自己历经种种,不正因贪念,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因慎恨,迁怒于他人;因痴昧是非不明,不觉有些惭愧,这三十几年便白活了,

    没想到,你这么小就这么有见地。

    道乙难掩被夸赞的喜色,

    感恩善知识,都是我师父教得好。

    你师父是?徐泽远想会一会这位不悟,更想当面致谢。

    道乙像能猜到徐泽远心中所想,

    施主,请您喝了这碗清粥,随我去见师父,我师父说道谢就不必了,就当会一会故人吧。

    粥毕。道乙给不悟打了洗衣脸水洗衣漱。

    徐泽远随道乙出了寮房,道乙把立在门边的木手仗递给他,两人一前一后,从西边门径直穿行至最后的院落地藏殿,一位身着明黄海青的僧人持经念诵。待道乙、徐泽远在殿外驻足时,僧人起身拈香,恭敬跪拜。

    道乙低声向徐泽远交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