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三步走-《重生八零:我在长白山猎野味发家》


    第(2/3)页

    鹰猎文化自古至今传承到现在,用具早已经不知道迭代改良了多少次,所以传下来的器具包括制作方法,以及使用方法已经非常成熟。

    这套拴鹞子的器具,包括两条长二十多公分的绑腿儿,学名两开。

    两开靠近一端的位置编绳的时候留了收口的眼儿,眼儿往下是长度六公分左右的韭菜扁绕腿,韭菜扁长度外面收口的位置,同样也留着一个眼儿,这样等给鹰上绑腿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绕两圈然后反扣内穿的方式,把两开简洁方便的固定在鹰爪上方的位置。

    这两条两开绑腿儿下面,岳峰打了一个8字形状的连接器,这玩意儿学名叫蛤蟆儿,一头连接着转环,一头可以将两开内穿反扣,将绑腿儿的两开固定在连接位置。

    在转环的下面,是一条长度超过60公分的八编圆楞五尺。

    按照训鹰老辈人的传承,这条长绳子,叫做五尺,长度一米多对折起来用,在平常架鹰或栓鹰的时候,抓紧五尺,就可以让鹰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家里的粗棉线不多,岳峰不敢彻底祸祸了,所以只编了六十公分左右,拿来栓小鹰肯定够用了。

    刚起步,想要追求那些细节没啥必要,够用就好。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已经几十年没有弄过了,但是岳峰编制的这两开蛤蟆外加五尺小鹰专用三件套,质量依然非常抗打。

    绑腿的韭菜扁位置紧密中不失柔软,反穿固定用的眼儿留的大小合适,到了两开后半段,又变成了圆楞形,捏着两开底端绳屁股,十几公分的手编绳子竟然可以轻松站起来,刚栓的小鹰就算用嘴叨,也根本咬不动。

    忙活了半下午,拴鹰三件套弄好了,天也慢慢黑下来。

    家里的老幺静静放学回家了,一家四口人在东屋炕桌上安稳的吃饭。

    该说不说,这时候家里的伙食是真的差,岳峰跟岳磊爷俩因为是伤员,一人有一个二合面馒头,其他人吃的是玉米面窝头,饭桌上一盆没啥油星的炖土豆,外加一碟咸菜。再加上一人一碗玉米碴子粥,就是一顿晚饭。

    在吃饭的时候,老幺妹妹静静一直用眼神不时地瞟着岳峰跟岳磊手中的二面馒头。

    岳峰见状,将馒头一掰两半,递给妹妹一半。

    “给,吃了长大个!窝头给我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