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章:不够-《回档之1995》
            
            
            
                
    第(3/3)页
    连带着,《数不清的流年》也再次热销。
    原因很简单。
    许多人,都是把这本短篇合集,当做‘青旭杯’的样板教科书对待的。
    如何才能获奖?
    这本书,上面几十篇文章,各种题材,各种范式,简直明明白白!
    再说《商海》。
    关于某个少年作家的三大重磅,‘参商新作’、‘择邻而居’和‘卷土重来’,本来就已经广受关注。
    杂志正式发行,谜底揭开,这份关注,丝毫没有减弱。
    就说某个少年作家的新作消息。
    可以说,信息简直少得可怜,只有一句话。然而,也就只是一句话,还是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你一个十六岁的小家伙,好吧……就算取得了一些成绩,又如何有底气敢对整整一个时代提出‘建议’。
    还一开始就让人‘记住’。
    这个时代,比你一个小屁孩做出更多成绩的人,就算只是商人,也多了去了,别人有谁说过什么?
    简直是比某个姓牟的还狂了!
    至于‘择邻而居’。
    好吧,确实是个挺有力的案例,不过,再仔细盘算,也不过是一个价值一两千万的楼盘,比起那些年收入几十亿的大企业而言,小生意嘛。
    看看人家三株。
    成立才两年,刚刚过去的一年,销售额就突破了20亿。
    人家创始人说什么了吗?
    最后,‘卷土重来’,不得不说,这个确实很吸引人,不过,这一次,暂时也只有对一个失败者的采访,吕元松,河元的一个小企业主,然后,没了。
    之前那么大声势,就这么点干货?
    到底什么项目啊?
    总之,所有这些,都出现在了随后几日的各类媒体上。
    媒体上的热议,虽然不少都是质疑,但也实打实地反过来又带动了两份杂志的销量。
    在此之前,两份杂志的1月刊,最终订货数量,《青旭》是51万本,《商海》则是67万本,这显然有着之前一系列事件的加成在其中,博艺原本也觉得,这样的数量,应该已经足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毕竟双双突破50万的销量,已经很是让人惊喜。
    然而,开年不到一周,各地的追加请求就纷纷到来。
    月刊杂志,每月发行的第一周,基本也聚集了大部分的销量,但,这一次……简直来势汹汹!
    博艺也很快了解到了一些情况。
    比如《青旭》。
    随着关于‘门票’不限的说法广泛传开,即使第一期的价格提升到了5元,即使接下来两期还会附带参赛表格,但许多人还是一次两本三本甚至更多地买入。
    某些事情也就可以想见。
    至于《商海》。
    发行之前,主要是博艺在努力造势。
    发行之后,全国各地从上到下的无数媒体纷纷加入进来,都在讨论少年作家的‘一句话’,都在反刍‘择邻而居’,都在吐槽干货太少的‘卷土重来’,热度远远要高过《青旭》。
    眼看如此热闹,在这个普通人本来就很容易被‘广告’打动的年代,铺天盖地的一件事,大家怎么能不顺手了解了解。
    不过几块钱而已。
    于是,哪怕铺货高达67万册,来这个一些杂志单月巅峰能达到700万册的年代,显然还是不够。
    钟长林统计过各地的追加需求,果断做出了一个决定。
    两份杂志的1月刊,全部按照百万级别进行印刷,并且同时放出了消息,《青旭》和《商海》,双双跨入百万销量大刊门槛!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