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东风-《回档之1995》
            
            
            
                
    第(1/3)页
    苏杭和钟长林一番长谈之后,钟长林利用还在手中的职权迅速为苏杭结算了已售书籍的版税。
    除了近期退回部分,《数不清的流年》已售超过87.3万册,按照约定10%的版税,分成约为131万。
    这年代,稿酬收入还没有纳入综合税收,而是按照800元以上的20%税率再减征30%计算,也就是只需要支付14%的所得税。
    博艺代理扣税后,减去当初的预付,苏杭最终到手101.2万元。
    算上之前,苏杭手中已经掌握着超过210万的现金。
    1995年的两百万,和十几二十年后的几千万,也相差不离。
    何况,还是现金。
    何况,还在苏杭这个重生者手里。
    因此,苏杭实际上已经真无所谓再当什么少年作家。
    再说期货市场。
    10月底再次出现一次每吨超过3950元的逼空行情之后,进入11月,9511合约的交割月,绿豆期货的价格却是重新趋向平稳,并且略微回落到每吨3900元上下。
    根据记忆,苏杭知道,即使没有自己的干涉,绿豆价格曾经还是会冲破4000元。
    这就还有操作余地。
    短短几天时间,苏杭联系河元那边,展示过自己的底牌后,陶丙立和郑春都决定跟随,大家迅速完成了再一次的开户建仓。
    苏杭详细告知了风险,并坚持大家只能拿出手里立刻能动用的闲钱,因此,资金总量并不算多,陶丙立又联系了一些信得过的合作伙伴,一群人合在一起,恰好凑了1000万。
    出于规避某些风险等方面考虑,又分成了二十几个账户分别在多家期货公司建仓,而且都不是百万资金级别的大户,不会引人注意。
    目前这笔资金已经买入了50%比例的绿豆期货合约。
    计划事到临头,还会拉高仓位。
    无所谓了。
    苏杭就想玩一把大的。
    就算不小心搞砸,苏杭也不怕从头再来。
    苏全民当初的想法是要坚决阻止儿子再次进入期货市场,不过,同样因为最近的事情,他也不再劝阻儿子的动作,只是安心待在齐云路家属院的出租房里照顾受惊未愈的妻子。
    与此同时,苏杭还重新以父亲的名义在兴达期货开户,投入10万资金,象征性地再次买入了30手9601绿豆合约。
    这是一个诱饵。
    明面上公开之后,大部分人是没能力查询详情的,只能跟风,但也总要给暗地里一些人一个确认,免得发现苏杭清仓销户之后,以为要大跌,带错了方向。
    安排好这些,时间已经是11月25日。
    星期六。
    苏杭八点钟不到就再次来到博艺总部,悄悄坐进依旧为他保留着的办公室内。
    与同样早早赶来的钟长林讨论过最近收集到的张群礼相关资料,等钟长林离开,苏杭又和《商海》的主编尚骏商量12月刊关于‘期货’的主题。
    尚骏详细看过苏杭给出的那些东西,只觉得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还执掌《商海》三年,尚骏对期货的了解远超苏杭,甚至还知道圈子里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
    因此,看完苏杭那篇逻辑很顺但其实很不规范的文章,尚骏甚至觉得……有些荒诞。
    只凭借这么粗浅的了解,某个少年就一头扎进了说是‘波谲云诡’都不过分的期货市场,还把10万变成了100万,这不是荒诞,又是什么?
    然而,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眼见为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