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遗诏-《红楼襄王》
            
            
            
                
    第(3/3)页
    待其来到乾清宫,就见到正殿已搭建灵堂,皇帝本人的梓宫也已安放好,一众嫔妃、郡王郡王妃、公主驸马,排着次序整齐跪在垫子上。
    至于郡王以下的宗室,则只能守在殿外丹墀之上,其他外臣就只能在更远处。
    见到宝钗到来,沿途众人纷纷行礼。
    进到乾清宫正殿,郡王郡王妃、公主驸马,乃至于大行皇帝的妃嫔们,都陆续向宝钗见礼。
    但宝钗的目光,却看向了大行皇帝神位正前方,那里有一个空着的垫子,显然是给朱景洪准备的。
    “殿下在何处?”宝钗问道。
    这时青阳王妃徐氏答道:“回禀娘娘,太子殿下在弘德殿!”
    弘德殿是乾清宫东侧配殿,朱景洪便是在此地批阅章奏。
    点了点头后,宝钗便继续往里走,来到了朱景洪的软垫之后。
    在其软垫之后,已有女官备上新的垫子,另有女官递来了点好的香。
    恭恭敬敬行礼,三跪九叩之后,宝钗将香递给女官后,便在众人注目下哭泣出声,言语中饱含慈父离世的无尽悲痛。
    老实说,这一幕看起来挺滑稽,但现场所有人都笑不出来,而且还都跟着哭诉起来。
    宝钗的到来,宛如一颗催泪弹炸开,引发了乾清宫内哀哭,同时哭声还在向殿外蔓延。
    一番痛哭之后,宝钗在徐氏和赵氏,以及嘉贵妃的劝慰下,宝钗方才止住了哭声。
    这样一来,也给在场众人减轻了压力,毕竟跟着一起哭也挺费精力,尤其是今晚大家都没休息。
    宝钗安静下来,殿内仍不时响起哭声,主要是为了维持哀痛的氛围,这是众人心照不宣的默契。
    在灵前待了一会儿,宝钗这边起了身,让西向弘德殿去了。
    她走之后,众人方才放松下来,但都保持沉默不发一言,各自想着家事和朝堂上的事。
    且说宝钗进了弘德殿,才见朱景洪还在看奏本,看样子是最后的几份了。
    此时,一道出乎朱景洪意外的奏本,摆放在了他的面前。
    奏本乃是安东行都司所上,都指挥使耿宗贵弹劾下属孙绍祖,说他骄横不法残害当地百姓,且对他这位上官不够尊重。
    而这本奏疏的下一道,却又是孙绍祖本人上书,说耿宗贵与朝鲜王室私交甚密,对他这位尽心剿贼的下属多有打压。
    两份奏本,所言之事大相径庭,如何处置很考验艺术。
    这两人说的事都不算小,内阁给出的意见非常谨慎,拟让南镇抚司和辽东按察司查证。
    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朱景洪在票拟上加了一句。
    “前文照准,另谕兵部,行文申饬耿之亲外、孙之桀骜!”
    有关朝鲜的奏报,朱景洪收到过许多,对这俩人的关系他大致有掌握。
    此刻他还萌生出想法,与其让这两个人互相看不顺眼,把孙绍祖调到日本去无疑更好。
    这两个奏本放到一边后,朱景洪拿起最后一份时,便看见宝钗走进了殿内。
    最后一本是工部的题本,讲的是工坊扩建验收之事,看完后朱景洪画了一个圈,这就算是知道了。
    批阅完所有奏本,已经是半个时辰过去,看着已经靠近的宝钗,他便问道:“什么时辰了?”
    宝钗答道:“已是寅正!”
    寅正既早上四点左右,差不多还有一个时辰天就亮了。
    站起身来,朱景洪走向殿中,叹息道:“这一夜……可真是累啊!”
    宝钗答道:“身上加了担子,岂能不累!”
    朱景洪又道:“往后闲暇时间,就没这么多了,想想都觉得难受!”
    “我听说老六他……”
    朱景洪神色严肃,声音低沉道:“他胡说八说,我让人把他送了回去,免得再生事端!”
    “你说……他是不是疯了?”宝钗又问。
    这是个疑问句,同时又是个陈述句,全看朱景洪怎么选择。
    朱景洪答道:“他当然没疯,只是太蠢!”
    他也不知老六为何会犯蠢,更无法阻止老六继续犯蠢。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