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三人合商铺。 隔壁的商人安慰道。 严季嘴角苦笑,打起精神,他的侄儿一脸的慌张。 他们全副身家都在船上。 “不要继续接单了。” “这几个月,你在码头找个活计。” 严季告诉侄儿。 “如果他们不幸遇难,到底是同行一场,把商铺卖了,银子我带回给他们的家人。” “你就留在这里吧。” “咬牙熬个几年,从无到有,你还年轻,以后机会还多。” 虽然人们都在劝,用各种好话安慰严季,可严季并不抱希望,已经认清楚现实。 船没了,货也没了。 伙伴也死了。 严季准备回北平重操旧业,北平挣钱快,至于冻疮,那就熬着吧。 侄儿两眼通红。 不久。 新开的三人合商铺,低价盘了出去,严季带着几十两的银子,路上吃着干粮,一路省吃俭用,每家伙伴送去了二十余两银子,自己没有留下丝毫。 然后回家和家人告别,四十岁的人了,再一次前往北平,背影显得孤寂。 严季的侄儿在码头送走了叔叔,找了一份活计。 沉痛的打击。 他的叔叔给了他很好的表率,让这位年轻人并没有自暴自弃,他的叔叔靠着勤劳发家致富。 人到中年受此打击破产,仍然不放弃。 这是他的叔叔给他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如此讲仁义的叔侄,谁家商人会不喜爱,不尊重呢,后生仔或多或少的得到了照顾。 年轻人没有经验,可人们信任他,这就是最重要的资本,后生仔成为了码头最年轻的商铺管事。 北平。 严季看着记忆中的北平综合大场,仿佛回到了年轻的岁月。 那时候自己才三十多岁。 北平综合大场修建好的当年,还是燕世子的小王爷,亲自参加了当年的大典。 轰动而又宏伟。 如今北平综合大场还是热闹不已,严季重操旧业,脸上多了皱纹,但是也多了笑容。 “天理无形,而礼文有形。” 一名年轻的食客,听完了严季的故事,感叹道。 严季走南闯北多年,认为眼前的食客非同寻常,哪怕他是如此的年轻。 “礼文就是圣人据‘理’所作之‘礼’,守之就是遵循天理。” “遵循天理,认知宇宙之道,人的精神就会无比强大,所以虽然遇到了磨难,可东家还是能从容应对。” “客官说笑了,我不懂什么礼,也不懂宇宙之道,不过从心而已。”严季笑道。 “可敬可敬。” 年轻人认真的说道,“从心难,难如登天,东家虽然不懂,但却是这么做的,论从心做事,晚生不如东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