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文华殿东厢房。 内阁。 太子与皇太孙联合推动,成立的新衙门,虽然成立的时间短,但是重要性却越来越高。 几名小黄门提着茶壶,为阁员们添置茶水。 文华殿大门的对面是文渊阁,相当于皇家图书馆,为政策的制定提供资料。 内阁有七人。 东厢房的三间厅,厅内除了陈设外,七张黄花梨案台打磨的油亮,光滑整洁。 文房四宝,书画舆册。 “解阁老。” 小黄门露出笑容,从茶几上的茶盘里、把茶盖子掀开,已经凉了的茶水被他倒入盆中,重新换上了新的热茶。 解缙颔首感谢。 小黄门这才去下一处。 内阁不分高低,也没有安排实权,但是最受皇太孙信任的是解缙,太监们也格外客气。 所有的奏疏要经过内阁,他们会附上自己的建议,然后由太监们呈交到文华殿,由皇太孙批复。 突然。 黄淮忙急忙慌的走了进来,没有一丝内阁阁员的气度,打破了内阁的平静。 “有人要图谋不轨,欲加害圣人。” “哐当。” 解缙的笔掉了下来,弄脏了奏疏,急得他满头大汗,又心急黄淮说的事情。 “何事如此慌乱?” 里间的胡广,听到外间的动静,出来关心的问道。 里间和外间办公,并不分高低,不过是格局的摆设,解缙喜欢外间的明亮。 锦衣卫打探到的消息,有人在圣人常去的地方,向人们打探圣人的动静。 “圣人微服出访的事情,并没有对外透露过,我们内阁也是今日才知道。” “他们如何知道圣人在外使用的名讳?还有他们又如何知道,圣人常去的地方呢。” 胡广三言两语说出了关键。 有内鬼。 并且位置很关键,能知道许多寻常官员不知道的消息。 “走吧。” 解缙皱着眉头,看着手里的奏疏。 沾了墨迹的奏疏,让他心里沉甸甸的,不知道自己会受到如何的处罚。 “既然知道了此事,吾等大臣应当去。” 其余的阁员纷纷点头。 不知道的时候可以不问,既然知道了,必然要问,这才是忠心的表象。 几名阁员一起去了文华殿。 文华殿内。 朱元璋也来了。 “好啊。” “真想对咱下手。”朱元璋不可思议,吹胡子瞪眼的骂道:“他们是怎么敢的呀。” 李道信今日阻止他出门,朱元璋从李道信的口中知道经过,气愤的来到了文华殿。 朱高炽一脸的苦笑。 现在可不是后世,有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随时调查录像,可谓是天罗地网。 后世在网上看到的故事。 有个人在沿海打工的时候,因为与人发生矛盾,用刀刺了一个人,换了一个地方,过了二三十年。 更何况现在的大明。 太监静静的走了进来,告知内阁大臣们在门外等候召见。 “让他们进来吧,看来他们都知道了。” 朱元璋羞怒的说道。 听到这件事的第一反应,朱元璋并不是害怕,而是觉得丢人,有些恼羞成怒的意味。 内阁大臣们已经知道圣人也在文华殿,进来后先拜见了圣人,然后再拜见皇太孙。 解缙先开口,询问了此事,然后拜向圣人,诚恳的说道:“圣人安危关乎国家社稷,因此臣恳请圣人不要在微服私访,以免让宵小得逞。” 其余的内阁大臣纷纷劝诫。 他们认为圣人呆着皇城里,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朱元璋更恼怒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