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中华重工工人子弟中学。 学校已经放假。 不过在体育场里,有近百名二年级的学生们,正在紧张的排练。 有站着的学生,也有坐着的学生。 坐着的学生们的面前,一张大鼓,一张小鼓,还有两个悬挂的铜锣,手里拿着两根小棒槌。 站着的学生们拿着大号,小号,竖排竹琴等乐器。 十几名乐课老师指挥着。 “后天就是中秋盛典,你们报名参加,经过了三个月的排练,流了多少的汗水,就是为了后天的盛典,不为了别人,只为了不辜负自己,诸君坚持到底啊。” 说话的乐课老师,来自于北平剧院的乐师,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能成为先生。 他的心中,眼前的孩子们都是了不得的人物。 孩子们都喜欢上他的课。 因为他们最能感受到尊重。 中学二年上半年的课程非常的紧张,压抑的学生们喘不过气来,下半年的课程突然大幅消减了。 他们从繁重的学业中解放了出来。 短短的三个月,他们参与了一次户外工厂参观活动,办了一次学校秋季运动会。 甚至学校的告示栏上,鼓励学生们成立自己的社或者行。 古代就有社与行的民间组织。 例如铁匠们的铁家行。 这些铁匠们会定期参加这种类似后世的行业交流大会,才能有古代技术的强盛。 光靠父传子,是不可能有古代技术的辉煌成就的。 明代的五炼铁,九炼铁这些炼钢法,同样是福建的铁家行,铁匠们交流最终发明出来的技术。 例如宋末元初的数学家。 他就去南方和许多数学家交流过数学内容,最后写出了大名鼎鼎的数学书籍,这些都是有历史记载的。 明代的李时珍也是如此。 包括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 也是组织了无数的行业交流大会,许多有治水经验的人参加进行交流,通过实地勘察等等,才有了这项伟大的工程。 周王。 他就是当代植物学草药学交流大会的组织人之一。 大明许多相关的植物学家和草药学家,在周王的组织和资金下,经常进行行业学术交流,才有了未来一本又一本的医学宝典。 只是这些历史上的记载没有出现在教科书上,反而后世现代西方的学者们,把这些东西大书特书。 例如十七世纪的瑞典医术交流大会等等,冠上他们现代化的词语,就显得很文明了。 看得许多人当成了至宝,证明东方古代落后西方古代的证据。 其实这也是后世东西方对古文化的两种态度。 一个追捧,一个批判。 造成的不同的印象。 一直到开始倡导复兴伟大中华文明,才逐渐有了一些对古代文明称赞的文章。 总之。 学校鼓励学生们自发成立社和行的举动,并没有让学生们感到陌生。 小学的蹴鞠活动和竹球活动,在课程渐少的环境下,中学生们自发的兴起。 对社会活动的主动参与性,北平现在的学校,远比后世的气氛要高很多。 毕竟北平没有要追赶的紧张风气,因为大明就是世界第一,身后更没有竞争对手。 学生们在学校吃完了中饭,午休后又排练了一个时辰,然后才从学校离开。 学校修建了宿舍,开始施行封闭式学校管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