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九九八十一……一一如一。” 一年级的孩子们,朗诵着乘法口诀,和后世不同的是,古代的乘法口诀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背的。 所以名字叫九九乘法歌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九九乘法歌诀》已经开始流行了。 宋朝仍然如此背诵。 一直到明初中期,社会开始改变,从一一如一开始背起,一直流传于后世,学生们仍然如此背诵。 伟大的乘法口诀表,是先民智慧的成果。 整个世界。 只有中国才有乘法口诀,流传到日韩东亚。 而全世界。 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古罗马没有进位制,原则上需要无限大的乘法表。 在先民们使用乘法口诀表的时候,例如九乘以十三。 我们会先用九乘以三得出二十七,这是中国从古至今的第一个步骤,让心算即可得出结果。 而同时期的古埃及人需要在地方堆十三个石头堆。 后在右边另放一个做标记。第二行的石头翻倍,标记也翻倍。第三行在第二行的基础之上再翻倍。 第四行在翻倍。 现在我们看看右边用于标记的石头,哪几行加在一起是九个? 第一行和第四行?好的。把这两行的石头加在一起数一数。看看有多少个? 没错,有一百一十七个石头。 这就是国外通用的乘法表。 农夫乘法,古埃及乘法,还有印度乘法,划线乘法……,任何国外的乘法方式都不如中国先民发明的九九乘法口诀表。 八岁的孩子们。 端正的坐在教室内,不敢在先生面前做出任何小动作,生怕引来戒尺。 孩子们如果被先生用戒尺打了,回家后父母得知,父母不但不会埋怨先生,还会再把孩子打一顿。 儒道有个敬长。 敬长成为了被批判的对象,说是封建社会服从意识的表现,却没有看见儒道对“上”做出的要求。 子不教父之过。 后生娶不到老婆,乡亲们指责的不是后生,而是后生的父亲。 儒道对上的超高规格的道德要求和约束,让“上”也会背负上沉重的道德负担。 中华重工工人子弟学校。 张辅亲自倒茶,为先生们端茶送水。 他的办公室里,竟然挤了几十人,除了各校的校长,还有学校教学水平最高的先生。 教育部成立,以什么样的方式成立,最后想要达到什么结果等等,都还在商讨中。 但是迫在眉睫的四年级新书本的内容,因为当初比较紧急,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课本内容不完善。 “以前编的七年制的书本内容,没有完整性和连接性,属于生搬硬凑,对学生们的成长是不利的。” “那时候学校刚成立,都还没有经验,倒也不是找谁的责任,但是课本内容的确要改。” 几人你一言我一言。 要更改教学内容,已经成为了共识。 “改课本内容可不是小事情,不过诸位都这么认为,我会和小王爷解释。” 张辅笑道。 “要加强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道德篇章太少了,培养出有才无德的人,对社会反而是大害。”有夫子说道。 “才能越大,德位需要越高。” 张辅点头认可。 这话有错吗? 就算是文明的西方,他们的领导人,无论实际品德如何,对外要表现出高的道德。 爱家庭,对孩子有爱,有责任心这些都是标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