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洪武六谕。 刻在一块石头上,立在中华重工工人子弟学校大门口。 中华重工工人子弟学校。 目前是最大的学校。 原来的一座教学楼的隔壁,正在兴起又一座教学楼。 当新的教学楼建成后,二十二间教室就会扩张到五十三间。 每间教室的学生越来越多,已经有四十余名。 长条的木桌,两人一排。 全年制的学生,目前才读到小学三年级,明年读完后才会毕业,升入三楼的中学学堂。 中学堂现在的学生,属于特学班。 课程很紧。 虽然学校规定一旬两日假,其实学校没有认真施行,学校的学生,这个月只放过一天假。 以唐宋书籍为主,秦汉书籍为辅,这些知识已经够学生们学的了,其实七年制都装不下。 何况这些特学班的学生们。 有底子的还好,勉强跟得上课程,那些只上过乡间社学,认得些字的孩子就很痛苦了。 他们的根基太差,哪怕每日认真读书,一时间也很难接受这么多的知识。 不过学校的户外课是他们最喜欢的。 天微微亮。 周围的孩子们就已经抵达了学校,在操场上排队,离早操的时间还有一刻钟。 学校的钟楼上,不灭灯灯光的照亮下,孩子们都可以看到时间。 学校的校园里,有黑色的路灯。 路灯上装的煤油灯。 玻璃的罩子,在夜晚时,学校的工作人员,会在孩子们没有抵达学校的时候,提前把路灯一盏盏点燃。 为进入学校的孩子们照明。 那些年龄小的孩子,就像白纸一样,在学校的环境下,其实比高年级的孩子们学的知识要更密。 射科和御科的先生,主要来源于卫所将领的子弟,舍人。 不要小看舍人。 未来鼎鼎大名的戚继光和张居正,都算是舍人。 “校长好。” 孩子们进入学校大门,看到门口的年轻人,弯腰行礼的喊道。 这座当下规模最大的学校的校长。 竟然是位年轻人。 卫所舍人。 燕山左护卫张玉之子,现二十几岁的张辅。 未来大明最高世袭国公。 四平安南,三伐大漠,抚定汉王,战无不胜威名赫赫的名臣良帅,最后却遭大明“战神皇帝”牵连,憋屈的死在沙场。 改变世界最伟大的力量多来自年轻人。 张辅。 受朱高炽的委派,建立中华重工工人子弟学校以来,一直做的战战业业。 而中华重工工人子弟学校,也是北平最大最好的学校。 所有的先生都是张辅亲自去请的。 张辅虽然年轻,但是见识谋略卓然老成,因此才有历史中的良好评价。 不但朱棣说张辅才备智勇,论靖难功当第一。 原来的朱高炽也说张辅识见谋略,卓然老成,非诸侯所及,且端方有匡直之益,诚难得也。 因此张辅不但没有年轻人的气盛,反而在最顽固的老先生面前都努力保持恭敬。 他的态度,获得了全校先生的赞誉。 常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一个学校学习的知识,离不开校风。 只有校风优良的学校,才能培育出优秀的学生。 虽然中华重工工人子弟学校才起步几年,但是有最好的校长,最好的师资力量,最好的资源投入,以及周遭良好的社会风气。 学校之品德风气,已经冠绝北平。 “当……当……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