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河南几万将士被北平的“奢侈”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顿顿敞开了吃。 “这么吃下去,就不怕把北平的粮食吃光吗?” “人家敢这么供应,说明人家不缺粮。” “北平何时这么富。” 在北平检阅后,河南三万将士就分别开拔大宁和开平,以及密云地区,补充北平的军力。 其实现在的北平根本不缺兵。 但是朱元璋担心朱棣带北平军队去别的省份巡边时,导致北平军力空虚,虽然可能性很小,不过朱元璋做事讲究万全之策。 所以下令让河南卫所分驻北平边地,以堵住这个极小概率的威胁。 这三万河南兵,朱高炽打算一口吃下。 因为太多有利因素了。 周王和别的藩王不一样,周世子也和别的世子不一样。 这件事在秦王身上绝对不可能发生。 哪怕秦世子,也就是现在的第二代秦王,同样对于军权很看重,不过因为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制约,限制了第二代秦王。 就连晋王这种才能不足的人,山西的军队也不可能被朱高炽抓在手里,至少在晋王死之之前是不可能的。 但是河南还真有可能性。 现在河南的三万将士调驻北平,哪怕后面撤了回去,但也给了朱高炽机会。 能拉拢多少人就拉拢多少,借助这个时机,以后这些人都是归顺的苗子。 所以朱高炽非常看重此次的计划。 …… 开平前屯卫。 清朝时改名正蓝旗,后世为内蒙古正蓝旗,县级地区。 明初。 名字带有屯字,所以这里已经出现了田亩,从游牧生产方式改为耕种生产方式。 洪武二十九年,朱元璋先后发动四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先后降服纳哈出、乃儿不花等人,并深入漠北,俘获元主脱古思帖木儿。 明朝的北部防线向北推进,今内蒙古一带的广大地区重新为明朝所控制。 遂开始在今内蒙古中东部一带设置军事卫所,实行驻兵屯田防守。 开平卫和大宁卫一样,皆是在草原上的军事地区。 随着日后明朝势微,这里又滑为游牧生产方式,一直到新中国,才又有了耕种生产方式。 粮食产量和马铃薯产量的增加,有力支撑了正蓝旗县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对比隔壁游牧为主生产方式的蒙古国,有了天壤之别。 后世此地只农作物播种面积就高达两百万余亩。 现在开平前屯卫的中屯所,此地才几百军户,田地数千亩,离不开内地的供应。 北平内地的民田开垦是官府的地盘。 但是在开平,中华重工可以甩开膀子大干特干。 由军户经济合作社开平分设牵头,成立了农垦开拓团,招募百姓加入。 军户经济合作社出资负责开垦,与开平前屯卫军户合股,吸收其他地区百姓一起发展。 以卫所名义,百姓得七分,军户经济合作社得三分的分配模式。 中华重工已经深入到北平卫所之中。 开平前屯卫名义上还是卫所组织,实际各方面已经被中华重工接管,也正是朱高炽对中华重工定下的目标。 全面接管卫所后勤。 这里属于草原南部,有丰富的河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