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你们老田家,算你们吃喝拉撒后,一年能攒下五十两银子好了,十年也不过五百两。” 商人大声的说道。 “我去年一年就挣了这个数。”商人举起一个巴掌翻了一番。 张薄拉投资的商业行为,为无数缺少资金的小商人指明了方向。 “你家以前不是在北平城卖面食的吗,就你家那摊子一年能挣一千两,骗鬼呢。” “这买卖早就没干了,我现在开矿,开矿懂吗?” 商人气急败坏的说道。 老田家一直在反对他,数次打断他的话,让商人很不满。 “你这么做就不怕官府拿你。” 老田家威胁的说道。 “哈,全北平最大的这个。”商人竖着大拇指,“这位大人物支持我们,谁敢乱来?” 虽然商人没说明是谁,但人们都知道商人说的是王府。 环境不同。 当地主阶级势力强大的时候,自然是他们掌握话语权,面对挑战者——工业,自然会做出有力的还击。 这是符合事物发展逻辑的。 但前提是地主阶级强大。 当力量不成正比的时候,地主阶级的软弱性则会展现出来。 北平府本就和山东不一样,和南方的地主势力更是不可比。 而明初经过朱元璋三十年不变的移民政策,地方上的大户早就被打击的喘不过气来。 这些地方上的大户,被拆分去了不同的地区。 虽然分得了新的田亩,为缺少人口的地区带去了人力,但原来的关系网荡然无存,失去了话语权。 连官府的影响力都不如王府,何况乡间的小地主们。 工业势力和土地势力的力量,早就不成正比。 那些不满的声音,掀不起风浪。 也是商人敢拍桌子的底气。 同样是未来明末江淮地区资本主意萌芽的原因之一。 江淮地区发达的经商环境,让商人压过了地主力量,商人们甚至能打败皇权。 万历皇帝在江淮地区的收税行为,以纺织工为主,市民为辅联合反抗而失败告终。 “不客气的跟你们说,如果不跟上来,以后我和你们的差距可就越来越大了。” “到时候,哼哼。” “你敢怎样?”老田家的后生吼道。 “我不敢怎样,但是道理你们懂的,现在你们求我要加入,我也不要了。” “大家先消消气,都是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必如此。” 其余的人纷纷相劝。 商人和老田家互不理睬,但也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最后。 商人证明了他去年的确挣了七百多两银子,虽然是粮票,但人们知道粮票等于真金白银。 七百多两银子啊。 几家人露出羡慕的眼光。 老田家赌气离开,其余几家人拉着商人问东问西,商人解释的很详细。 最后商人请了他们几家的当家人去北平逛了逛。 也看了他的小矿场。 终于。 商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从老家带回了三千多两真金白银,然后去开平买地,招聘工人,然后拿合同去粮票银行贷款。 第一桶金,难住绝大部分的普通人。 商人有第一桶金,通过合资的行为,让第一桶金足够登上门槛,进入新世界大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