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密云分区研发司。 几名工匠围着制作台上的机器。 这台机器是几名工匠,利用铁厂的废料制成,也是采用的杠杆原理,不过用的曲拐部件。 然后用牛皮特制的皮带,用曲拐随轮转动压下杠杆的一端,而将杠杆另一端举起和自动落下。 和密云分区现在投入使用的蒸汽机杠杆锤相似。 但当这部机器运转起来后,立马看出了不同。 这台机器速度太快了。 “当当当” 密集的敲打声,上下敲动的锤头,速度快的只能看到残影,都要让人呼吸不过来。 观察了整整一天。 晚上的时候,车间里的煤油灯点燃,几名工匠选择了加班,脸上没有一丝不满。 他们希望尽快做出成果。 “时间到。” 有人喊道,有人连忙关掉开关,让机器停了下来。 等机器停了下来后,几人连忙上前动手,把机器上的皮带拆了下来,仔细观察情况。 “有起毛,但比第六次的实验要改善了至少一倍。” “看来皮带中加入线圈的想法是对的。” 几名工匠各自发表意见,其中有人则把众人的分析,用文字记录了下来。 “既然加入铁能改善,那要不要试试制造全铁链?” 另外一名工匠提议道。 “这个技术只怕有点难哦。” “我认为需要的技术倒算不上难,怕的是制作成本太高,不是简单的事情。” “先去做嘛,成本高就想办法降低成本,遇到技术难题,那就集思广益,解决问题嘛。” 有名工匠指了指制作台上的机器。 “这机器难不难?当时我们不也是觉得很难,现在仍然让我们做成了。” 这台锻打速度快到不可思议的机器。 只需要一个工人掌钳,把铁料放到机器台上即可,每个小时可以打出钢材一百二十斤。 这是什么概念? 十个小时是一千二百斤,每天十个小时来算,一个月则是三万六千斤。 一个工人的产量啊。 一百台这样的机器,一个月的产量就是三百六十万斤,全年产量四千多万斤。 只需要两百个工人,就能满足北平在三省铁道用铁七千万斤计划中,其中关键的锻打环节流程。 那么换成刀具。 明朝制式兵器雁翎刀,全重两到三斤。 一个工人一个月使用这台机器,可以锻打出刀片模胚一万两千余把,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 成型的刀具,需要细致的打磨,不是解决一个工序就可以提高整个的产量。 但是。 刀具的制作成本和时间,无疑突破了传统功效,进入了新时代。 这项成果,发表在了最新一期的技术报上。 新技术的原理,带来的功效,以及使用的哪些部件等等,都有很详细的解释。 过了几日。 从总部来了几名技术人员,约见了这项技术的发明人员,原本以为他们会请教新机器的问题,没想到这几位同行,请教的是皮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