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赵家寡妇自从紫金关回来,没多久比以往更忙了起来,她告诉儿子们,因为大剧院要排新戏。 次子赵锐很高兴,又有新戏可以看了。 长子赵宏则很沉默。 知子莫若母,同样,赵宏也很了解母亲,母亲脸上越来越灿烂的笑容,应该不是那么简单。 他内心无法接受,受不了真的发生时,左邻右舍的流言蜚语,想起来就会让他发狂。 更想起病逝的父亲时,他甚至会生出仇恨母亲的想法,因为这个念头,吓了他一跳。 可面对母亲脸上那幸福的笑容,赵宏选择了忍受,没有在母亲面前说过一句重话。 直到这天。 一家三口如往常一样,桌子上有三道菜,一道煮豆腐汤,一道咸鱼干,一道鸡蛋炒韭菜。 赵宏的身前,除了碗筷之外,还有一壶酒,一个酒杯。 母亲为次子夹了一筷子菜,又为长子夹了一块咸鱼干,这东西是很好的下酒菜。 赵家母子三人的生活水平,在工人中也算是不错的,更不提普通农户了。 一家三人,有两个人有稳定并且不算少的收入,无病无灾,自然要富裕些。 “我过几日要去一趟辽东。”赵宏突然说道。 “去辽东出差?” 赵家寡妇下意识的问道,可很快反应过来,儿子在铁道工程部调度司上班,用不着出差的。 “我几个月前转了军籍,现在是受召去军队培训,要三个月的时间。”赵宏边说边看向弟弟。 “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家里的事情,你要多挑起来一些。” “好的,大哥。” 赵锐没有反应过来,如常的回答,立马觉得不太对,连忙看向母亲,判断自己是否猜错了。 此时的赵家寡妇,怔怔的看着大儿子。 屋中,刚才还和谐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赵家寡妇的眼圈开始红了,含着泪水。 “娘什么也没有做,你不要被外面的流言骗了。”赵家寡妇哽咽道。 大儿子多次在她面前欲言又止,她早就看在眼里,但是一直当做不知道。 没想到,大儿子会做出这种决定。 她很伤心。 大儿子的报复,令她感到了心痛,也诞生了后悔,自己宁愿不去北平大剧院上班,也不愿大儿子加入军籍。 看到母亲的悔意,赵宏有种很爽的感觉,可是当母亲流泪痛哭,他又觉得没意思了。 的确。 他不否认转入军籍,有一定报复母亲的念头,可他到底是赵宏,从小读书,幼年吃尽了苦头。 他不是个乱做决定的性格。 现在母亲把话说开了,一直堵在他心中的郁闷,也突然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中华重工对军籍的照顾是最优先的,无论是待遇还是提拔,军籍都是首位。” “儿子要加入军籍,除了有这方面的考虑,也是想要多为小王爷效力。” 中华重工的工人很多,和能亲自和小王爷说过话的寥寥无几,赵宏不知道小王爷还记不记得自己,可他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赵锐一门心思读书。 他出生的晚,虽然也吃了不少的苦,可家庭的变化,让他没有像大哥那样记忆深刻。 听到母亲和大哥的对话,难道有他不知道的事情,在母亲和大哥脸上来回细看,想要看出是什么事。 “大哥,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转入军籍,万一哪天打起仗来,有个什么好歹,娘该有多伤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