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走,分坛子去!” 遥远的事,不再紫玉的关心之内。 她给每个院子分了十个能装一担粮的大坛子,装半担粮的中号坛子十个。 小到装盐的罐子也没少分,剩下六成的坛罐则搬回大院耳房自家用。 鱼干、肉干,给五个院子各分五百斤,粗盐一筐。 鲍鱼、海参、虾干、黄鱼干等好货,给几家人分了一小袋,剩下的十大麻袋全归紫玉所有。 空下来的三间木屋,成了牲口棚,里面铺着厚厚的干草。 对面的三间木屋,则存满了盛学义放牧时割回来的草,晒干后留做牲口冬季的草料,还有麦麸、豆饼掺杂着一起喂。 山谷中的人都安顿下来,各家虽都有足够的过冬物资,却谁也没闲下来。 特别是女人们,一刻也停不下来,不是忙着赶海,就是做针线活。 男人们则按着各自的想法,在院子中摆弄,或相约进山打猎、捡柴等。 山谷中的日子忙碌而安宁,也很富足,谁也不用为生活而忧愁。 … 前往新安县发工钱的六人,全须全尾地回到山谷。 但一身是脏得没法看,跟逃难的难民一个样儿。 冷得发抖的六人,全都蹲在壁炉前取暖,伸出的手有不少的口子和红肿处。 “洪大哥,你们这是碰上打劫的啦!”紫玉看着眼前破衣烂衫的六人道。 “绣竹、春草,快去给他们备些热水和热食来。 香兰上热茶,先拿些点心过来给他们垫垫,再把金创药拿来。” 以为六人被打劫的紫玉,连声吩咐,难不成深山老林的还有土匪窝。 真那样的话,得及早解决这个隐患。 “小兄弟,没你想的那么糟糕,就是肚子有些饿。” 洪飞扬一口闷下一杯茶水,囫囵吞两块点心,肚子才没那么难受。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