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七十六章 《新汉律》-《汉生指南》


    第(3/3)页

    因此,律令不在于严刑酷罚与否,更重要的是,律令是否切实执行了……”

    说到吏治,张涵不由想起来一事。普及教育这些年,在民间――尤其是青州――积累了一些人才。有此为底,他应该可以尝试一下了吧!

    “我觉得,针对吏治,还是要加强监督。

    你们说,如果我重奖举报者如何……”

    张涵筹谋已久,说起来滔滔不绝,列出了不少设想。比如说,但有贪污受贿者,一旦被人举报,不论举报者是谁,与之有何等关系,一旦举报,就可以获得相当于贪污受贿金额10%~50地奖励。当然,具体的奖励数额与提供地切实可靠证据乡挂钩。同时,设置了许多免责条款。如果一个人大额行贿受贿,他会受到严厉惩处,起码被判监禁1~3年。但是,如果他举报了,多半只不过上交贿赂而已,会免于追究刑事责任。这种情况下,谁举报,谁没事,谁不举报,谁倒霉。

    张涵的主意差不多就是这样,三人只听地是汗流浃背、如坐针毡――真是太歹毒了!

    “大将军,此事万万不可!

    之视臣为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为草芥,则臣视君如路人;君之视臣为犬马,则臣视君如仇寇……”

    钟痛心疾首。这到先生倒是个清廉之人,可这年头士人荣誉感很强,非常重视身的荣誉,这样被当成贼来监督,实在是令人发指。

    “不会吧!元长,这有什么。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门。再说,我的兄弟要是剥削黎庶,我早收拾他了……”

    张涵的眼色颇为怪异,这下可惹火了钟老先生,大袖一摆:

    “反正,这事我接受不了!”

    审配、钟和岑澜难得达成一致意见。于是乎,张涵的这一伟大设想,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说起来,三人还真没有贪污受贿的。可是,谁人背后没有点**,没有点不愿意人知道的。还有,君择臣臣亦择君。换句话说,这是双向选择。还没怎么样呢,就想把众人当成老家贼,这也太过分了!无论如何,这也接受不了。大不了回家去种地,也不能受这份污辱!

    三人决心已定,遂怒目而视。

    “哈,”接受监督难道不是理所当然地嘛,臣下的反应如此激烈,出乎了张涵地意料,他打了个哈哈,“我随便说说,你们不要这么认真吧!”

    “……”

    这反应似乎是有点过分了,三人面面相觑,不知说什么好。

    “算了,算了!我就随口一说,你们不要这样子,当我没说好了!”

    犹豫了一下,张涵也觉自己鲁莽了,这话也是能随便说的。一时间,三人好说歹说,给张涵好一番灌输正确的人生观,直说的张涵连连致歉,这才罢休!

    不过,张涵总是主上,又认罪态度良好。三人深知穷寇莫追,也不好穷追猛打,劝谏了一会儿也就算了。三人争执的却不是这个,而是一桩案子。

    ps:真是讨厌写专业的东西,白竹猪就是个法盲,连现代的法律都知道的很少,却要写古代的,查了一堆资料,还写的很枯燥。没办法,只好又重写了。这是昨天……呃,是大前天的,欠大家两章,争取尽快补上(^_m,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手机问:httpp电脑访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