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真实与遐想-《新南游记》


    第(1/3)页

    在中国的历史上,汉族绝大多数时间是中国最先进的民族而居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比起汉族来显的很落后。这造成了汉族人的民族优越感和汉本位思想,也激起了少数民族,特别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对汉地的征服yù望。

    在长城出现以前,北方的少数民族就开始侵扰中原。长城的修建,也未能改变这种状况。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胡乱华到辽金元欺宋灭宋,少数民族对汉族的侵掠和统治,造成汉族人巨大的灾难。所以汉族人最崇敬驱除鞑虏的民族英雄,最痛恨勾结外族祸害汉族的汉jiān。这种民族意识一直传承了下去,直接的影响到以后的历史进程。

    本小说主人公朱慈炫的先祖朱元璋就是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宣言中,将元顺帝驱逐到长城以北,建立起了汉人的大明皇朝。在近三百年的统治后,这个曾经辉煌的皇朝再也不能阻挡外族的入侵,关外的满洲人建立的清朝,趁着中原大乱,在吴三桂的引领下进入关内。击败了关内多个汉人政权,最终主政全国。

    清朝入关后,实行的铁腕政策和民族压迫政策,给汉族人民带来了很多灾难。就像本小说主人公朱慈炫说的那样,清朝入关以后,南有血腥的扬州十rì,嘉定三屠,北有掠夺民脂民膏的圈地迁民,全国大兴文字狱。更强迫汉族人剃发易服,在留发不留头的残暴的政策下,汉族人纷纷起来反抗清朝的统治。永历帝朱由榔建立的永历政权,坚持抗清十六年之久,成为汉族人反清复明大业的领导核心,是明朝在大陆最后的希望。

    可是,这个希望还是破灭了,因为内部高级将领的背叛,南明永历朝最终失去了全部的大陆国土,永历朝臣只能逃亡缅甸,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然而,因为莽白的上台,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也无法继续。就像小说开始写的那样,缅甸国王莽白发动的咒水之难,灭亡了南明永历朝的流亡政权,朱明皇朝不复存在。

    可是,让清朝没有想到的事情是,明朝的延平王郑成功率军击败了窃占台湾的荷兰人,在台湾岛上建立起来郑氏为首的政权,因为依然宣称效忠明朝,所以史称明郑这一年,正好是南明永历帝父子被处死的那一年,可以说,明朝在大陆虽亡,却在海上开辟了新的基地。

    就这样,在台湾的明郑小朝廷成为残明势力的最后希望,是那个时期仅存的汉人政权.也最终成为抗清时间最长的残明势力.郑成功驱逐荷兰控制台湾以后.明郑政权对台湾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几年之内,台湾便有了长足发展.城市面貌与大陆相比,不逞多让.完整的继承了明朝的礼仪制度.依靠海峡做屏障.自成体系.清王朝一时也奈何不了这个海上小朝廷.可以说,明郑台湾是反清复明的稳固基地。

    正因为如此,若南明太子朱慈炫真像传闻中说的那样,南逃暹罗后下落不明,那么明郑台湾将会成为他一心要去的地方。这是在历史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做的合乎情理的遐想。

    若真是那样,以朱慈炫的特殊身份,他在去台湾途经南洋的路上,肯定不会一帆风顺。当时清朝已经成为天朝上国,南洋国家纷纷依附清朝,这样的情势下,抓住朱慈炫向清朝邀功,将是南洋国家共同的心愿。

    另外,南洋有众多的险山恶水,去台湾还必须渡过茫茫大海。这些自然险阻,也将成为朱慈炫到达台湾必须面对的挑战。

    在小说中,除了描述上述两方面因素带给朱慈炫的凶险之外,还加上了南洋的妖jīng和形形sèsè的坏人带给朱慈炫的凶险。这是脱离现实和根据现实做出的丰富想象。体现了南洋特有的各种元素,比如降头术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