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刻我们做出的选择不仅是代表了杜马议会,同时这也是上帝庇佑之下神圣俄罗斯帝国所作出的选择,不管这个选择将会给帝国带来什么,但是作为帝国的中间阶级,我们所有人都将会对做出的选择负责到底,即便等待我们的将是无边的地狱!” 一番话说完之后,潘宁便离开了杜马议会。而在潘宁离开之后,所有杜马议员的脸上都露出了解脱的神色。 在潘宁对瑞典人的外交照会正是做出回复之后。瑞典使者衣服志得意满的神色,要知道能够压服以往那个老大帝国做出如此屈辱的妥协,这位使者的大名必将永远留在瑞典的国史之上。 就在瑞典人的使者离开之后,潘宁颓然的坐在自己的座椅之上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像今天这样屈辱过,要知道不管是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还是保罗一世的时代,面对瑞典人,潘宁都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而现在,他的这种优越感却是荡然无存。 俄罗斯人对瑞典人妥协了,而在巴伐利亚边境,达菲利亚却是率领麾下的三万六千余普英联军向着巴伐利亚发动了进攻。 还处于全国征召状态的巴伐利亚军队可能从来没有想过普鲁士军队居然会不顾目前波西米亚一线战局的焦灼,悍然入侵巴伐利亚。 在这样的情况下,达菲利亚率领的普鲁士军团可以说是势如破竹,很快便攻破了驻守在北线的巴伐利亚军队,攻入了巴伐利亚境内。 当伊坦思得知普鲁士军队展开进攻的消息之时,达菲利亚军团已经进军到了纽因堡,一路上的巴伐利亚军队不是被普鲁士人所击败便是被迫投降了普鲁士。 尽管伊坦思在普鲁士第一次侵袭巴伐利亚之后征召了大量的军队,但是这些军队虽然看起来装备精良,但是却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训练不足。这些连战场都没有上过的巴伐利亚士兵又怎么可能敌得过刚刚从美因河战场转移过来的普英联军。 伊坦思盛怒之下,在慕尼黑调集了自己所能够调集的巴伐利亚全部机动力量,兵力高达四万人的军队,他决议要率领这四万军队北上和普鲁士人决战。 伊坦思的决议在巴伐利亚内部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毕竟普鲁士军队的强悍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而虽然看起来四万巴伐利亚军队对三万多的普英联军存在兵力上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并不是非常明显,而且巴伐利亚军队的战斗力也实在是让人怀疑。 原本精明的伊坦思是不会做出如此鲁莽的决议的,但是奈何随着普鲁士军队在巴伐利亚北部地区的纵横披靡,在巴伐利亚内部顿时兴起了一大批投降的声音,对于这些声音,伊坦思不得不顾虑重重。 伊坦思尽管在普奥战争之后清洗了一大批亲近普鲁士的官员,但是普鲁士势力在巴伐利亚并没有被清洗干净,不然也不会出现上次普鲁士军队兵临慕尼黑城下的局面。 而这次,尽管达菲利亚军团来的可以说是非常的突然,但是在巴伐利亚内部还是掀起了滔天的巨浪,为了在全国征召大量的士兵,伊坦思侵犯了相当一部分贵族的势力,再加上普鲁士的情报机构在得知达菲利亚军团到来之后的兴风作浪,导致伊坦思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变得相当的被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