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圣彼得堡使者-《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第(2/3)页

    为此,布兰科夫除了向一贯支持自己的乌克兰总督要求援军之外,同时还派遣使者前往奥斯曼,他希望奥斯曼人能够帮助自己拖住俄罗斯帝国部署在东方的兵力。

    但是此时的奥斯曼帝国看起来刚刚开疆拓土近千里正是威风凛凛的时候,不过只有哈米德一世自己心中有苦自知。

    虽然看起来对俄罗斯帝国战争的胜利。让奥斯曼帝国重新恢复了在黑海地区的优势,而且随着俄罗斯帝国的内乱以及帝国取得俄土战争的胜利让帝国的外部环境为之一清,但是从财政上来说,此次奥斯曼帝国不仅没有得到好处。甚至还让原本便陷入僵局的帝国财政雪上加霜。

    二十万大军的封赏以及抚恤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从俄罗斯手中夺得的这些新占领地区已经全部在战争中受到重创,帝国短时间内根本无法从这些新占领地区得到好处。

    而且随着俄土战争的胜利,哈米德一世在耶尼塞里中推行改革的难度进一步的加大,那些老牌贵族以及旧军士兵虽然在战争中表现奇差,但是在战后论功行赏中却是一个个的不落于人后,而且还非常可耻的将此次战争胜利的最大功劳揽到了自己的头上。

    而且随着战争的胜利,耶尼塞里中反对战争的声音也在扩大,这些安于现状的人认为此刻的俄罗斯已经失去了对奥斯曼帝国的威胁,既然如此还不如大家各安现状享受生活的好。

    因此早在夏天的时候,布兰科夫的使者便来到了伊斯坦布尔,但是几个月的时间他根本没有任何一个正面的回复。

    世界上存在着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那便是蝴蝶效应。可能是布兰科夫的使者对哈米德一世的刺激,也可能是耶尼塞里以及旧贵族在战后利益分配中的吃相太过难看,总之哈米德一世心中的怒火已经被激起。

    而作为哈米德一世的继承人,赛利姆也不愿看到自己继承的是一个老朽不堪的帝国,因此他多次向哈米德一世表达了自己的支持,最后哈米德一世下定了决心。

    原本对于耶尼塞里,哈米德一世准备采用的是缓慢改造的政策,毕竟耶尼塞里的势力太过强大与帝国的各方各面息息相关,说其牵一发而动全身根本不为过,因此为了帝国的大局着想,哈米德一世并不准备展开大规模的行动。

    但是现在受到刺激的哈米德一世认为耶尼塞里已经彻底成为了帝国身上的一颗毒瘤,如果再不切除,那么整个帝国迟早会被他们拖入深渊,因此在取得赛利姆的支持之后,哈米德一世决定从耶尼塞里内部开战激进改革。

    ...........................................

    看到库图佐夫的失败,威廉哈哈的笑了起来,如果说谁最不希望库图佐夫取得胜利的话,那么除了保罗一世之外便数威廉。

    圣彼得堡政府一旦被推翻,虽然短时间内来看对普鲁士是有利无害,但是从长远来看由叛军统治整个俄罗斯根本不符合普鲁士的利益要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