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宏观调控-《极品财俊》
第(3/3)页
“皇上,既然您觉得可行,不如早点说与户部官员知道,让户部大臣们拿出一个可行的计划?”林敬之提出建议。
原本皇上闻听这个办法不错,就待让身边几个近臣去办理的,闻言脸色不愉的开口道:“别提那些个朝廷大臣,自朕登基以来,他们何曾听过朕的一句话!在朕看来,还是齐德盛办事靠谱。”
“皇上此言差矣。”林敬之本能的开口反对,直到见皇上瞪了一眼过来,他才蓦然惊醒,自己这是在跟九五之尊说话呢,岂能说他不对?好在皇上没有火的迹象,他才悄悄擦了擦脑门上的冷汗,接着道:“天下诸事繁多,古代王君为了更好的治理江山,才将朝廷分设六部,然后集合朝廷百官的力量,造福于天下。分设六部以后,各部官员都依着各自的长处,进入了不同的部门。
打个比方,工部的官员对修桥铺路,开垦荒地,垒砌城池比较熟悉,那么朝廷如果有这方面的工程,就应该交由工部的官员来办理。而兵部,多是熟读兵书,武艺高强的将领,那么一旦王朝有了战事,就应该交由兵部的官员来应对。
齐公公虽然甚得皇上倚重,很有能力,但齐公公一人,岂能聚全天下的技艺于一身?不说别的,单说打磨这一个玉杯,齐公公绝对比不上那些老师傅。”
年轻皇上最听不得别人给他讲道理,好在林敬之是用白话解说,浅显易懂,没蹦出个之乎者也,他才勉强听了进去,摆了摆手,略带不耐烦的回道:“你的意思不就是要各司其职么,这些朕懂,大不了朕把这件事情交给户部的官员办理就是了。”
林敬之今天之所以会如此大胆的说出这些道理,是因为现在御书房中只有他与皇上二人,如果那个李真李公公也在这里,他是不敢这般多嘴的,不然这些话万一传到了手握重权的齐德盛齐公公耳中,那可是不得了。
华夏历史中,所有掌权的太监,哪个不是利欲熏心,心狠手辣之辈?这位齐公公,定然也不是善茬。
年轻皇上说罢,端起玉杯抿了口温茶,又道:“你不是想要朕给你分派些侍卫么,现在朕就让人去把肖建寻来,让他多给你挑些武艺高强的厂卫!”
‘肖建?难道就是昨夜领自己去苏府的那位肖公公?’林敬之闻言后大脑飞转,想起一个人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