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史东尼,你可真有闲情啊!”徐舟洋看着宽广的大海,开朗地笑道。 “谈不上什么闲情,出来吹吹风,人舒服一点。” 对于坐船,司徒南可是深有体会,在泰坦尼克号上做船员的时候就喜欢在甲板上看海,有时一看就一整天,当时他带着痛失亲人的忧伤和知道泰坦尼克号沉船的忧郁,在甲板面朝大海,心胸会开豁一些。 现在司徒南也混成头等舱的乘客,但依旧不喜欢和那些自命不凡的头等舱客人吹牛打屁。 “舟洋啊,问你一个问题。你说在洛杉矶或者说在加州建汽车工厂还是到底特律好呢?我们这边办汽车工业有没有优势?”这个问题司徒南考虑了很久,还是拿不定主意。 徐舟洋在内燃机研究方面有不错的造诣,但涉及产业布局的问题他不是太有把握。 沉吟了一阵,徐舟洋说:“考虑的无非就是原料,生产和市场三个方面。 汽车原料主要是钢铁,在这方面加州却是比不过底特律等东部工业城市,美国的大的钢铁企业多分布在像五大湖工业区,底特律的汽车容易就可以得到周围配套工业的支持。 特别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底特律的汽车企业培养了大批熟练的工人,这个我们西部是没法比的。 钢铁生产,机械制造,无论虽然从规模上还是技术都没有东部工业大城市的有优势······” 徐舟洋停顿了一下,感慨了底特律汽车业的优势后,他接着话锋一转:“其实在加州办汽车工业不是不行。 加州虽然工业发展得比较晚,和东部城市的时间差距造成它在工业生产方面的落后,但这种落后其实不是绝对的,假以时日,一切都会赶上来的。 再过十几二十年,相信加州的工业发展也会更上一层楼,发展汽车工业也不是太难的事。 加州铁路公路等交通都很发达,除了火车,汽车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这都预示着汽车在这个国家将会大行其道。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汽车出行,从而逐渐摒弃了传统的马车,特别是那些农场主,用汽车可以很快就把他们的农产品运到城市里销售。 据我所知,在南加州的一些地方已经有些马车行仿照东部的汽车公司,把马车改成汽车。不过规模都不大,如果有充足的资金把他们整合起来的话,估计还是可以发展起一家不错的汽车公司的。 事实上,随着工业的发展,企业壮大扩张,工厂也不会还集中在原来的地方,就会扩散开来,特别是靠近市场的地方设立他们的生产基地。 我的结论是如果想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话,在底特律那些东部工业城市收购一家汽车工厂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不急于求成,有耐心在加州辛苦经营十几二十年的话,估计成就不会差,毕竟洛杉矶的潜力摆在那里。” “行啊!舟洋!说得那么多,看来你不去搞企业去搞研究实在是浪费了。” 司徒南调侃道,“要不你来做未来汽车公司的总经理?” “这我可不行,夸夸其谈,耍个嘴皮子还行,要动手实践这我可干不来。 再说这些都是平时我跟学校的导师还有同学讨论的结果,我们搞内燃机研究的也多少普及一些行业的知识。我啊,还是去搞研究好了。” 徐舟洋连忙摆手,跟司徒南熟络后,他说话也比较直接了。这几天徐舟洋也没白待在舅舅的餐馆里,司徒南走后他还打听出关于司徒南的一些事来,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有一样可以确定的是,司徒南真的挺有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