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灭蜀之战-《帝王收集公司》
第(2/3)页
宋军如计而行,破小漫天寨,蜀军退保大漫天寨。不数日,王、崔两部会师于深渡(大、小漫天寨之间嘉陵江渡口),并夺占桥梁。旋又分兵3部夹攻大漫天寨。蜀军集中精锐奋力抵抗,但被宋军击溃。宋军乘胜拔取蜀军各寨,俘义州刺史王审超等。
王昭远、赵崇韬率兵堵截宋军,三战皆败,宋军追至利州北。王昭远等弃城渡江退保剑门(今四川剑阁东北),撤退时焚断浮梁。宋军于十二月三十占领利州,获军粱80万斛。宋军连得大批粮食,避免远途转漕,颇得因粮于敌之利。
东路宋军的进展也很顺利。十二月下旬刘光义等攻入巫峡,连破数寨,共歼蜀水、步军1.2万余人,杀其将南光海,擒其战棹都指挥使袁德弘,夺得战船200余艘。乘胜向夔州急进。
夔州为巴东之咽喉,蜀军于城东设锁江浮桥,上置木栅三重,夹江列,防御甚严。刘光义军进抵夔州锁江浮梁30里处,按照赵匡胤“切勿以舟师争战,当先遣步骑潜击”两岸蜀军的预定方案,遂舍舟登岸,击败两岸守军,夺取浮梁。接着牵舟而七,进兵至白帝城(即夔州州治)西。
蜀宁江(治夔州)节度使高彦俦认为:“北军(指宋军)涉险远来,利在速战,当坚壁待之。”但监军武守谦认为敌至城下,不能避战,必须出击。十二月二十六日,武守谦独自行动,率所部1000余人出战,大败而归。宋军路踪追击,突入城内,高彦俦力战不胜,愤愧自杀。宋军占领夔州后,沿江西上,收降万、开、忠、遂(今四川万县市、开县、忠县、遂宁)等州,打开了由长江入蜀的大门。
乾德三年(965年)正月,蜀主孟昶闻王昭远等败,惊惧之余,遂命素不习武的太子玄喆为元帅,率兵万余增援后蜀的重要屏障剑门。时宋军北路军自利州直趋剑门,进占益光(今四川昭化)。
宋军见剑门险峻,有人提出以大军由剑门东南的来苏小路进军,绕至剑门之南,断其后路。康延泽分析当时情况,认为蜀军数战数败,士气低落,可急攻而下,主帅不宜自率大军行狭径作此迂远进攻。
于是,王全斌知剑门天险,不易强攻,命史延德率兵一部经城东南来苏,小径迂回至剑门南,自率精锐从正面进攻剑门。蜀守军一部见宋军由小路往来苏,弃寨而逃;王昭远也处置失当,仅以偏将防守剑门天险,自率大军退守汉源坡(今剑门东)。
宋军乘势前后夹击,速克剑门,并趋汉源坡。蜀将赵崇韬布阵迎战,而王昭远惊惧,战守无方,竟“据胡床(可折叠的轻便坐具)不能起”。未经激战,宋军即击败蜀军,残其万余人,擒俘都统王昭远,乘胜占领剑州(今四川剑阁)。
蜀太子元喆进至绵州(今四川绵阳东),听到剑门已失,仓皇逃回成~都。正月初,北路宋军直逼成都城下,接着东路也续至。正月初七,孟昶见大势已去,举城降,后蜀亡。
------------- --------------- ------------
乾德三年正月十四(公元965年)
大宋皇宫文德殿一派欢腾,今天早上,蜀地传来的军报直达宫中,孟昶出降,大宋的军队进入了成~都,后蜀灭亡了。
赵匡胤喜气洋洋的接受文武百官的祝贺,并下诏书赏赐了有功的将士。
散朝后,赵匡胤留下了赵普和赵光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