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大唐建国-《村里有个姑娘》


    第(2/3)页

    陆元畅闻言,有些不好意思,脸微红着说道:“我把人都杀光了,估计死后会下地狱。”

    顾小芙好笑地看着这个百战将军,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女子,居然还怕下地狱,杀了人居然还委屈成这样了,她这种的人,地狱都关不住。

    “那就下呗,反正咱俩一体,到时我下去陪着你。”顾小芙轻轻梳理着陆元畅的长发,云淡风清地说道,有陆元畅在的地方,地狱又如何。

    “我一直想做个好人,真的。”陆元畅认真地看着顾小芙,极为严肃地说道。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你要是觉得心中有愧疚,那就好好对待百姓,他们这些年太过不易了。”顾小芙知道陆元畅本性善良,都是被这世道逼的。

    这两年,百姓过得极为不易,可是为了陆元畅的大计,顾小芙一次次从百姓手中将粮食抢过来,这其中的矛盾,不为外人道也。顾小芙觉得,自己的双手也是不干净的,要说下地狱,她也逃不过。

    人可以消沉,但事不能不做,外头一大堆的事等着陆元畅出面处理,在陆府,陆元畅由顾小芙陪着好好睡了一觉,第二日,她便振作起来,开始处理这个偌大的烂摊子。

    顾小芙有一句话,陆元畅听进去了,他们这种人死有余辜,别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别说什么保命的事,她们所做的,都是将痛苦加诸于最为无辜的百姓身上。还债也好,赎罪也罢,陆元畅觉得自己有必要运用手中的权力,为百姓谋得一个吃饱穿暖,没有战乱的太平盛世。

    大周王朝的覆灭,举世震动,但于百姓而言,谁做皇帝都不是个事,他们要的就是吃饱穿暖的小日子。平民出身的陆元畅,自然了解平民的想法,对于叛逆的官员她没有丝毫留手,但对于百姓她恩加四方。

    原本北州,甘州,云州,湘州已在陆元畅手中,这些地方她的威望极高,眼下只需安抚中州,京师,南方便可。

    朝廷的官员,终于被杀怕了,陆元畅提拔了往日与自己交好的世家,官员,镇北军严密布控京师,短短半月,京师便稳定下来。

    改朝换代的气息非常浓厚,每日都会有朝臣上奏恳请陆元畅登基,陆元畅一推再推,到得后来,文丞相等前朝重臣也明白事不可违,而且陆元畅确实是极为适合的皇帝人选,故而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他们联名上奏,终是水道渠成。

    唐建安元年,建安帝陆元畅发轻徭薄赋国策,由文丞相主持,全国百姓休养生息,田赋十抽一,新垦荒地三年不纳税,凡民间生育五子女以上者,由州府拨发安度银。

    唐建安二年,废世卿世禄,开恩科取士,废民户军户工户等籍贯限制,选拔卫所精锐入军,其余改军为农,放归田园。

    唐建安四年,兴修水利,鼓励商贸,废商人贱籍,平等农工商三民。

    唐建安五年,由朝廷总揽,开大唐钱庄,汇通天下。

    唐建安六年,拜王超为征西大将军,领兵十万,在烈风城破西夏二十万大军,西夏割让二十城以求合,自此国力不振,大唐边关再没有强敌环伺。

    大唐渐渐复苏,百姓蒸蒸日上,除了少数的顽固份子,现下很少人会再想起那个动荡不安的大周末世,只盼着大唐盛世的到来。

    一晃眼,就到建安十年。这日的朝堂上,如往日一般,大臣们喷着唾沫,商议着国家大事,而身为皇帝的陆元畅,则是懒洋洋地坐在朝堂上,看戏一般地看着自己的臣子们激烈的吵架。

    十年共事,臣子们对于陆元畅这个不像皇帝的皇帝既尊敬又不畏惧。建国初始,朝臣们还记得陆元畅的残暴镇压,那血流成河的场面,让幸存的朝臣感到劫后余生。他们小心办差,对上极为恭敬,可是渐渐的,他们发现自己的新皇帝其实是一个温和的人。

    新皇帝一心为民,朝臣们竭力辅助,新皇帝不通礼仪,朝臣们背后暗笑,新皇帝护短,朝臣们自发的替自己打上了陆氏烙印,在陆元畅手下办差,真是为人臣子的幸运。兢兢业业办差,错了皇帝会帮着收拾烂摊子,只要是个好官,皇帝会对其无限宽容。

    没钱,问大唐钱庄去要,没兵,问王超去要,制定国策,问文丞相,皇帝似乎一点都不在乎权力下放,可是朝臣们知道,这种人最会做皇帝,若没有强大的掌控力,如何能如此霸气对权力不屑一顾,只有胆小者,才会杀功臣,才会将权力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

    待遇好,能自主办差,不怕出错,朝臣们对新皇帝真是死心塌地。人总是健忘的,而对于自己尊敬的人,她的错也会被无限包容,当年那场惊天动力的洗血,朝臣们渐渐淡忘,就算想起当年死在屠刀下的同僚,很多人都归结于死者,而非归结于新皇帝。

    这,就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

    陆元畅的懒散,大臣早已习惯,如今她在朝议大殿上坐得东倒西歪,礼部尚书都懒得和她争辩。

    “皇上年逾而立,迟迟未有皇子,此乃我大唐之大不安所在,恳请皇上广纳后宫,延绵子嗣,此乃我大唐万世之安也。”年逾古稀的文丞相,如今老当益壮,越干越有劲,国家大事早已料理妥当,他身为百官之首,对陆元畅迟迟不纳后宫很是着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