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拜义父-《汉末皇子辩》
第(2/3)页
更不可能如同明末的闯王李自成、张献忠、曹操罗汝才那些草根流寇一样,用不停的失败和血的教训纠正错误。
像是打怪喂经验,一次一次重来,用一次次的磨砺和厮杀来把丁原培养成一个真正的军事家。
丁原开始只是一名中低级军官的自己,统帅几百上千人的时候,还可以凭借着自己的武勇,身先士卒,激发全军的血性和士气借此打赢战争。
等到几千甚至上万呢?个人的力量越来越渺小,战术,阵型、乃至后勤成为了决定成败的关键所在。
而这些,都不可能,仅凭一个连字都不认识一箩筐的大老粗能够理解的,必须要学习,尤其那些古代的兵书。
丁原宽慰吕布道:“段公并没有说扣你的的赏赐,他的本意还是为你好的……”
“哼!”吕布抱着酒壶又喝了一口:“夏育、田晏他们本来就是我的仇人,拿完我的赏赐,我便回乡去,家中还有未婚妻等着我娶呢。”
丁原眼睛一转,计较一番道:“那奉先愿不愿意投入我的门下?奉先万夫不当之勇,若空度于田园之间,岂非被人笑我大汉不识贤才。老夫半生戎马,膝下也无一子。奉先若是随我,我必当以亲子待之!”
丁原的算盘是打得铮亮响,在归来的骑兵军队描述中,丁原认为,吕布必是一个不弱于童渊的绝世猛将。
童渊不辞而别了,也就别怪自己挖段颎的墙角了,再说吕布本就是并州人,自己这样怎能算挖墙角呢?
吕布虽然看似喝的醉醺醺的,但是他的内心也是清楚,吕布是一个高傲的人。他自己能看的出来,段颎虽然也欣赏他,但相比之下,他更欣赏的是自己的同乡,高顺。
自己在段颎手下做的憋屈,性子不合适,何苦要一直让自己做得难过呢?
俗话说的好:“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相比之下,在丁原这个一州重权刺史的麾下,被他单独看重,平步青云不更是指日可待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