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罪孰大焉-《翊唐》


    第(1/3)页

    太和五年,十月丁亥,申正二刻。

    长安,大明宫,清晖阁回廊。

    寒梅傲立,含苞待放的骨朵上还缀着些今晨落下的细雪。

    清晖阁回廊栏杆旁,有一个孤单的身影……

    “臣,安定牛思黯,恳请陛下,将此案交付外廷,覆按详查……”

    “臣,京兆尹崔琯,请陛下详查!”

    “臣,大理卿王正雅,请陛下详查!”

    “臣,工部侍郎郑覃,请陛下详查!”

    延英殿中,群臣的苦谏久久回响……

    天子脑海中交替闪现的,是马存亮的泣不成声,牛思黯的眼光诚挚,还有隐藏于余光中,王守澄的阴陟笑容。

    所有人都在试图告诉自己真相,而自己却选择了相信谎言……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天子苦涩地冷笑一声,这句话当初正是自己对臣下说的。

    然而落到自己身上时,结果却又多么讽刺……

    天子目尽远眺,表情竟好似发怔一般。他看到的,是僵冻的太液池,是覆雪的蓬莱阁,是天地皆白,是孤雁南归,初冬萧索,一片肃杀。天子默默抬起臂膀,妄图凭空抓住什么,握住的却唯有冰凉的空气。

    “穆卿,已经不在了啊……”

    天子轻叹一声,口中随之呼出一团白汽,带着浓浓的无奈,随风消散。他抬手解下披在肩头的貂绒,任由寒风扫过单薄的肩头。

    “陛下,注意龙体啊!”一个忧虑的声音传来。

    在天子的身后,是一名年近四十的中年人,身材颀长,下颌生有的一部美髯随着动作垂下,在夕阳映照下泛着些油光,一看便知下了功夫做过保养。身着一袭深青袍服,腰佩镶有铜銙的银带——这是正八品的服饰。在中年人的袍袖处,环有乌色的配饰,象征着御史台。

    天子本亲自遣散了臣僚,但当他踱至中书省时,却只见此人留守其间。

    曾几何时,穆庆臣……也是这样吧。

    他总是喜欢在旬休之日流连中书,直至水漏流尽,方才离宫归家。后来吾拔擢他为翰林学士,问起古之忠义贤俊,也常常待到深夜方归……

    天子眼眶深处有了几分酸涩,轻声问道:“爱卿叫什么名字?”

    “回禀陛下,臣乃监察御史,汝南周墀,长庆二年进士。”

    周墀俯下身去,郑重地拱起手来,声音抑扬顿挫。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