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大唐气度-《翊唐》


    第(2/3)页

    旬休之日,中书省冷冷清清,穆庆臣却仍像往日一样,端坐中书正殿,处理未竟的公务。案几上堆叠如山,穆庆臣全神贯注。

    直到他望见中书门外匆匆赶来的百僚队伍,皆服金紫,银绯……

    穆庆臣眯眼望去,在队伍的最前方,是宫中内朝传令的中使,而在中使身后领队的二位金紫高官,竟是牛思黯与李宗闵!

    这是怎么回事?

    穆庆臣大惊失色,匆忙起身,旬休日中书省一向冷清,唯有午后才会陆陆续续过来些前来加班的朝臣。但现在时辰方至巳初,且如此浩大的队伍,若非天子传召,绝无可能于旬休日出现。而穆庆臣恰恰没有接到任何天子传召的消息……

    队伍并未往中书省,而是沿着宫道向东一转,朝中书东门而去。

    穆庆臣赶忙手持象笏,由中书省正殿东侧趋出,终于赶在了队伍前头。

    “圣人可有宣召?”

    穆庆臣满面焦急,望着中使拱手相问。

    “所召并无穆公之名……”中使脚下不停,言辞稍慢,虽向穆庆臣微微探身,却连拱手回礼都省了“穆公请回府待诏吧……”

    穆庆臣的目光由疑惑渐渐转为了惊愕,哪怕再迟钝之人,都能注意到中使对穆庆臣的称呼已由“相公”,转为了简简单单的“公”独字而已。

    穆庆臣停下脚步,骇然失色,他只觉脑中轰然一片空白,他将视线瞥向中使身后的诸多朝臣……

    包括李宗闵在内的诸多臣僚都是一副不明就里的神色,而牛思黯则轻轻叹息地摇了摇头,立于队伍正中的王璠,则将脖颈撇了过去,不与穆庆臣视线相交。

    队伍很快便穿过中书东门,穆庆臣静静立于风雪中良晌,任由刺骨寒风撕扯他的衣襟。穆庆臣朦胧的视线越过殿中外院及殿中内院,恰能望见延英殿的琉璃瓦屋脊,此刻竟似远在天涯。

    穆庆臣以笏扣头,闭上双眼,朝着延英殿的方向缓缓跪下。御道上已覆了薄薄的一层细雪,冰冷刺骨,一如他无力的内心。

    “臣……广平穆庆臣,告退!”

    巳初一刻,大明宫,内朝,延英殿。

    “豆卢著的供状诸卿都已听到了……”天子怒目横眉,怒气未减分毫“漳王行此大逆,罪当即死;穆庆臣丑迹斯露,亦应族诛,不知诸卿意下?”

    群臣相顾愕眙。

    短暂的窃窃私语过后,殿中一时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所有人都清楚,这份供状的背后,是立于天子身旁,不可一世的王守澄……

    所有人也知道,初登宰辅、天子一手提拔的穆庆臣,绝无可能勾结漳王谋反……

    但天子相信了。因为天子问的是群臣意下,而非此中是否有冤。

    所以百僚沉寂了。因为他们看到王守澄那面无表情背后藏着的狰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