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功劳归谁-《闻君有郎意》


    第(2/3)页

    纪南城却道:“什么事,殿下方便说来听听吗?”

    若在以往,他不会关注这些朝事。

    但现在嘛,还是要多关注的。

    杨大人面容一冷,是关于此次救太子的事,他要写折子呈给陛下。

    折子里自然会替使臣们多多美言,也绝不会把功劳算在那个小丫头片子身上。

    太子的意思是罗大人当居首功,还要把沈姑娘写进去。但杨大人有不同意见,说是为了保护沈姑娘,不应将她牵扯到这件事中。

    还说是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救出的太子殿下。

    言下之意,罗大人不过是配合而已,只有苦劳,没有功劳。

    太子被他缠得无法,又见廷瑞在场,便草草应了。

    眼下见廷瑞感兴趣,便也乐得给他看看。

    于是,在杨大人不善的眼神下,纪南城看了那封折子,气得很想翻白眼。

    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般无耻的。

    这就是朝臣们的嘴脸。

    有危险跑得比兔子还快,抢功劳时可一点也不客气。

    若不是他自己有人留在齐州,若不是他已从阿闻嘴里听说了全部,只这一封折子,便完全抹杀了罗大人和阿闻所做的一切。

    杨大人身为中书令,可谓是陛下身边第一近臣。很多时候他说的话,比太子的话还要让陛下信任。

    如若这封折子呈到陛下面前,可想而知他们这帮使臣不但没错,反而是有大功的。

    到时陛下已经先入为主,便不会轻易被其他人的言语左右。

    唉,太子,就是个糊涂虫……

    “殿下,杨大人,这折子不妥。”纪南城单刀直入地说道。

    杨大人:“有何不妥?世子才来齐州,恐怕还不清楚这里发生的事。”

    纪南城看着他道:“不,恰好相反,我可能比杨大人知道得要多一点。”

    杨大人目光微闪,忽然道:“这么说,世子是见过那伙贼匪了?”

    “见过。”纪南城淡定地道:“所以才特意回京,向父亲请教关于那帮贼匪的更多情况。也幸好,不虚此行。”

    他连撒谎都这么郑重其事,连一旁的太子都差点信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