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皇帝的态度-《闻君有郎意》


    第(3/3)页

    自尽的嫔妃还能得到晋封,这便是皇帝的态度。

    当然,这样的死因不会出现在后宫史书上,也不会大肆流传于民间。

    这也便意味着,刺杀太子的幕后首脑不会是二皇子。

    至少,公之于众的不会是他。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外面渐渐起了喧嚣。

    沈闻姜一夜未合眼,这会儿也顾不上歇息,草草梳洗一番后,便去隔壁找太子。

    昨晚她对罗大人承诺过,今日要送太子去府衙面见诸官。

    那在见官员们之前,必得跟太子好好聊聊。

    一直守在门外的纪青忙去敲门,得到许可后才领着她入内。

    太子睡了一觉后,精气神好了很多。

    这会儿已经起了床,更衣简单地梳洗后正站在窗前发呆。

    纪青行了礼便退了出去,顺手关了门。

    沈闻姜这才上前施礼,态度比以往还要恭敬。

    太子这才转过身来,眸色沉沉地看着她。

    昨晚的狼狈、害怕、怂样儿统统不见,他又是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大乾未来的君主。

    “沈姑娘,说吧,你想让孤怎么说?”

    看来太子也是个明白人,知道她把他带回来的用意。

    沈闻姜便也不打算绕圈子了,直接道:“民女想知道,这事,殿下是怎么想的?”

    太子一怔。

    “殿下是想把这事闹大,还是大事化小?”

    太子默了,片刻后反问她道:“沈姑娘觉得呢?”

    沈闻姜顿时有些惊讶。

    昨晚太子可没有这样冷静,也没有这样“大度”,他当时可是叫嚣着要诛对方九族的,现在竟然问她的意见。

    这是在试探她吗?

    那她要怎么说?

    霎时,脑子里转过无数念头。

    最终,她仍是选择实话实说,“不瞒殿下,这事,民女是查出了一些内情的,但手里并无确凿的证据。殿下若想彻查此事,势必牵出当年旧案,恐怕……陛下那边,不会高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