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大同知府杨继盛-《奋斗在大明》
            
            
            
                
    第(1/3)页
    第三十章          大同知府杨继盛
    周梦臣唯一的感觉,就是太累了。
    即便他有了很多帮手,但是徐渭毕竟是幕僚,很多事情上,即便是周梦臣放权,徐渭也没有办法自己做主。这是朝廷体制限制。大同这里也需要人坐镇,军器监的事情,不知道北京那边是怎么样。即便真的确定下来。
    周梦臣也不会将军器监放在大同城中。
    原因很简单。而今的大同城已经是前线。即便大同北边还有边墙。以及一系列沿着边墙布置的卫所。但这条防线,根本就是虚的。
    至于具体选址,还要考察各地情况,矿产交通等等。
    周梦臣派别人去不放心。毕竟工业方面的事情,他是最明白的。但是此刻他也离不开大同。
    周梦臣将这一点烦心事在脑中一过。问道:“还有什么问题吗?”
    众人沉默,自然是没有了。
    这也是在边镇。如果在内地,训练民兵的人手,就是一个问题。但是在大同,训练士卒那几个套路,几乎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一些。甚至很多百姓家传的一些武艺,就是从军中传出来的。
    这种大规模民兵训练,根本不是事。
    也没有什么难度,大同民壮不训练都比南方一些地方的卫所强。说一句不客气的话,如果倭寇来大同,即便不用军队,倭乱只要没有过千人,都未必能活着走出大同。
    周梦臣见众人没有问题,说道:“马芳,你的想法说说。”
    马芳立即将他关于骑兵的想法说了出来。
    麻禄顿时皱起眉来。
    他只觉得牙口有些发痒。他也不是孩子了。很多事情一听就知道什么用意。如果马芳的意见,周梦臣没有同意,就不会说出来。而今说出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要马。
    马芳的骑兵占据了整个大同镇,百分之八十的战马,这还不算,剩下的一点也要抢了。实在是太地道了。
    要知道,剩下各部的骑兵都是将领与亲兵的坐骑,实在是不能让了。一旦让了,说不得麻禄办什么事情都要步行,或者骑一匹驮马。这怎么能行啊?
    所以,在马芳一说完,麻禄就开口了。
    “大人,虽然鞑子封锁严格,但是边墙太漫长了,鞑子也不可能全部封锁完。末将以为,大人可以派得力干将,想办法在边墙上招募蒙古各部的马匹。或许能得到一些补充。而且马总兵的计划,固然是好的。只是用马数量太多了。是不是可以酌情减少一些?”麻禄说道。
    周梦臣也知道,麻禄说什么招募马匹,其实就是走私。
    当然了,如果单纯的不用粮食,不用铁器换了马匹,朝廷那边非但不会责怪,甚至还会嘉奖。只是想想就知道,如果蒙古人不要粮食,不要铁器,他们要什么?难道做慈善?
    总是有一点犯禁的东西出塞,才能换来马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