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河洛天子会 第三章 烟云笼河关(三)-《星尘武者》


    第(3/3)页

    然而,白发老人,只是轻轻的发力,黑毛虎便已经被丢出门外,眼看着黑毛虎心中不爽,顿时杀气凌然。

    猛虎下山,岂可空手而归!

    黑毛虎明知自己不是白发老人的对手,却依然不依不饶,在人类看来,这是自杀行为,可是对于猛兽而言,捕杀,猎食,便是生命的意义!

    黑毛虎再次发难,想要完成生命中,或许是最困难,也最精彩的一次扑杀。

    然而,白发老人仅仅又是一招,便把他推搡出去。

    连续两次,摔个大满怀,任凭是什么猛兽,也要退怯三分。

    可万兽之王,就是万兽之王,依然还是那句话。

    猛虎下山,岂可空手而归!

    激烈的打斗声,早已闹起了年轻人,梦中惊醒的他,摆脱了自己被组织的人追杀的情景,原本还能够长舒一口气,说一声不怕不怕,做梦都是相反的。

    结果莫名其妙的看到一只老虎,还是黑毛的老虎,这简直就是离谱。

    更离谱的,是常年佝偻,看起来又懒又脏,说话还难听的白发老人,竟然是一个武林高手,还是可以徒手暴打猛虎的高手高手,高高手。

    年轻人当时的表情,可以说是瞠目结舌,除了眼神和表情,以及说不出来话以外,内心的感情,更是复杂到了极点。

    首先是敬佩。

    当他看到白发老人,足以轻松击败猛虎的时候,心里面的第一反应,是这个老头真厉害,徒手搏虎,简直是超人。

    自己能够和这样的英雄豪杰天天相处,也算是一种变相的自豪感。

    “我和英雄住在一个屋子里,约等于,我是英雄的小助手,也约等于我是英雄。”

    可惜,事实情况,却不止如此。

    在兴奋感和自豪感涌上心头后,随之而来的,是恐惧感。

    他开始害怕,如果白发老人的体力,已经到了极限,那么下一击,孰强孰弱,尚未可知,如此,自己的小身板,够老虎吃几顿,也是一个未知数。

    反之,如果白发老人,成功杀死了老虎,或者击退了老虎。

    不,不可能。

    老虎是一种,纯粹的捕食者,明知不敌,也是死要面子,杀到底,纵是遇到真正的兽王,大象,老虎也会殊死一搏。

    当然,这是在实在没有其他猎物的情况下,才会如此。

    现在,这只黑毛虎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制衡白发老人的战斗工具。

    因为,一旦分出了胜负,那么白发老人,会不会对自己不利。

    “老头这么厉害,会不会想起我以前偷吃他的肉干,突然来一波报复,把我痛打一顿?”

    “等等,不对劲。”

    “类似于这种强者,一旦隐居山林,几乎就是完全不肯再出手了,或者说是因为在江湖上的恩怨太多,一旦暴露身份,就会引起天下轰动,如此,老头会不会因为这个理由,而杀我灭口?”

    年轻人在心里面担心受怕,原本的兴奋,自豪,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恐惧。

    对老头也有,对老虎也有,两样都有。

    最终,黑毛虎被白发老人,打的浑身是血,却依然不依不饶。

    这是什么精神,对于猛兽而言,宁死不屈,宁死不退,宁死不让,莫非,真的是猛兽也有灵识,猛兽也有执着,猛兽也有信仰!

    他的脑子里面,到底在想什么,又在执着什么,信仰着什么?

    难道说,自然界,存在着庇护动物的神明?

    那一刻,年轻人突然觉得,科学,真的要遥远。

    很多人说过,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可是,从事实情况来看,科学,是没有尽头的。

    仔细想来,当年的巫蛊之术,龟甲之术,何尝不是那个世代的人,笃信不疑的科学。

    而现在,科技产品的出现,则是让人们,也对这些,笃信不疑。

    科学,是什么?

    很难有人,真正意义上的解释清楚,或许,是某种规则的诠释,或许,是人主观概念所产生的理论。

    正如同老子说道。

    正如同释迦牟尼说业。

    木火土金水,阴阳,四象八卦,各种自然元素,各种自然现象,甚至包括了历史的必然性,都在于一个“道”。

    风土水火,因果,无常,空,各种的王朝更替,兴亡荣辱,诸天万象,乃至前后顺势,时间的法则,空间的法则,也都在于一个“业”。

    或许,老子和释迦牟尼,已经不在人世,但或许,他们依然在人世。

    在,不在。

    从来不在于,他们是否在,只要他们的思想在,他们的理念在,他们的学说在,他们的言行在,他们的故事在,他们的传说在,他们的初心在。

    那么,在,不在,又有什么区别呢?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其实,很少有人能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或许,人人都可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因果。

    无常。

    空。

    万物皆有灵,如此,便有因果,可是,有些时候的因果,是不寻常,不符合逻辑,不遵从规则的,这便是无常,而空,则是代表着一个理念。

    喜乐在世。

    无忧离世。

    或许。

    “道”就是“业”。

    又或许。

    老子,就是释迦牟尼。

    只是,没有人可以确定,相隔如此之远的区域,竟然会产生相同的学说流派。

    那一刻,年轻人,悟道了。

    一个月后,白发老人,观察着年轻人的一举一动,确实同以前有所区别,虽然还是照顾老人,性质却不同了。

    早先,或许是为了弥补谁,亏欠谁,所以才对老人怎么好,伺候的舒舒服服,无怨无尤。

    现在,吃饭就是吃饭,喝水就是喝水,不为别人,也不为自己,只是因为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

    除此以外,再无其他。

    终于,白发老人也觉得,是时候让他的一生武功,找个传承者了。

    “小伙子,你很不错,至少,老夫是这样认为的,这些年来,你一直活的很累,可是,你这一个月来,却活的无比轻松。”

    “话说,这是不是挺有趣的,生活,乐无边啊。”

    老头是个说话很直接的人,但是,有些时候,他说话,真的让人容易曲解,或者说,完全听不明白。

    由此可见,谜语人,真的是无处不在,哪个世代,还没有谜语人了勒。

    “风爷,其实,我觉得把,把一件事,看的太重要,不好,但是反之,把一件事,看的太不重要,也不好。”

    “凡事,有度即可,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就是想要顺其自然的生活,哪怕明天就是天下大乱,百万雄兵,齐聚沙场,鏖战数月,生灵涂炭,那也是自然。”

    此刻,年轻人的思想境界,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堪称平静的海绵上,泛起的层层浪花。

    或许,可以称之为,上善若水。

    事实上,这个被年轻人,称呼为风爷的人,正是风氏一族的某个旁系分支,那一夜,他搏杀猛虎的手段,便是控鹤擒龙手。

    而这个年轻人,则是司隶曹家的开山鼻祖,曹复。

    经过一段时间的基本功训练,曹复大概是从风爷的手把手教学中,感受到了这门功法的强大之处。

    此时的曹复,并不会知道,未来的他,会做出什么离谱的事。

    约莫是三十年后的某个夜晚,风爷早已经不在人世,虽然说,风氏一族的人,确实比常人拥有更健康,也更长的寿命,但是在躲在山里的时候,风爷就已经八十多岁了,而曹复,则是刚刚三十岁的年纪,如此,就算风爷再硬朗,也不可能来个一百一十多岁,这太离谱了。

    彼时,六十岁的曹复,终于在司隶开设了门庭,同呼延一族,潘氏一族,统称为,司隶三杰。

    那时节,正值秋高气爽,司隶一带,却发生了变故。

    赵氏一族的衰败,迫使司隶三杰,必须奔走。

    呼延一族,向西北去,促成了现在呼延合,强势称霸晋西北,一时之雄。

    潘氏一族,向东南去,到了河洛边角,算是平平稳稳,没有什么大灾大难,却也没有那么顺风顺水。

    至于曹氏一族,则是最惨淡的,司隶三杰,基本上在后世,就只有双杰了,曹氏一族,约莫也是向南走,只是,并没有向东南走,而是正南方向。

    如此,河洛地带,尚且有云家,司马家这些经典墙头草,摇摆不定的家族,曹氏一族,更是难以立足。

    试想一下,原本就是外来的势力,想要把控当地的权势,几乎是不合理,不可靠。

    然而,曹复怎么都想不到,直到自己死前,秘密,都没有被揭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