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刑者说-《我在斩妖司除魔三十年》
            
            
            
                
    第(2/3)页
    第二篇《家妖》。
    “……公鸡妖啄死了农户一家,逃亡山中的过程中,落入仙师的陷阱……”
    第三篇才是《牛与和尚》。
    这三篇故事基本上还原了真实事件,期间加过略微修改,比如斩妖司就不能在书中出现。
    书中的地名背景也都淡化模糊,朝廷也是一个从不存在的朝代。
    最基本的避讳,周易还是知道,身为斩妖司小吏,是决不能趁此揭露朝廷黑暗,否则一定会被打为禁书。
    禁书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流通,周易写书的初衷就没办法实现了。
    石校尉看了三篇故事,评论了一句:“你以后可以去茶馆说书了。”
    再无其他评语。
    在石校尉眼中,周易写的满满当当十页纸,只能图一乐。
    周易对此并不在意,石校尉生来就是富贵人,哪里懂得底层艰辛,只要供应纸笔就行。
    《刑者说》入不了石校尉的眼,在刑房却是极为火爆。
    许多人看过周易写的故事,讲给其他人听,然后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基本上所有刑者都听说了。
    枯燥无味的地底大牢,比之前多了一分热闹。
    刑者来自大乾各地,出身也是五花八门,反正最后都是一样死。
    其中有对《刑者说》感兴趣的人,特意寻到周易,讲述自己经历的离奇故事。
    “刑者李大壮,在泰州山路,偶遇游商队伍,雨夜宿于山神庙……”
    “刑者孙三炮小时候,夏季在河中游泳,有异物钻入耳中,日日夜夜听到人声鼎沸,青松观仙师……”
    “姓名不愿透露的刑者路人甲,值遇洪灾,背井离乡,连续七日夜梦父母……”
    周易来者不拒,只要有价值的故事,无论是真是假,亲身经历还是道听途说,将其修饰后记录在册。
    刑者中不乏遭贬的官吏,见多识广,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周易对大乾也有了模糊的印象。
    大乾幅员辽阔,曾经是位于云洲中部的国度之一。
    一千五百年前大乾太祖功参造化,南征北战一统云洲,成为云洲范围内唯一皇朝。
    现在是大乾历1563年,景泰三十九年。
    景泰帝已经在位近四十年,传说近些年年岁衰老,时常由太子监国。
    周易写书的同时,每天斩杀妖物,获得各种奖励。
    斩杀食人的熊妖,获得土灵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