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打小报告-《秦时罗网人》
            
            
            
                
    第(1/3)页
    “报纸?!”
    李斯一脸错愕的看着洛言,不明白这两个字的意思。
    “恩,其实前段时间我就想将它搞出来了,只是一直没有时间,加上纸张尚未普及,现在时机成熟了,可是适当在秦国展开,咸阳城可以作为试点,之后向着秦国各地普及。”
    洛言喝了一口寡妇清泡的茶水,润了润喉咙,对着李斯讲解了起来:
    “至于报纸。
    它的作用就是和贴在墙壁上的政令一样,不过更加民众化,定期发售,上面可记录一些国家最近发行的政令,或者一些有趣的见闻,再加上一些有用的小知识,甚至是一些文章等等。
    它主要的作用是引导民间舆论。
    其次,报纸也可以当做书来看,百姓对于书籍颇为敬畏,而这类报纸却可以让他们容易接受。
    所谓的字,看多了,自然也就认识了,此事不急,可以慢慢来。
    主要是给秦国百姓一种感觉,读书习字离他们并不遥远,这方便我们未来教化天下,这是第一步……”
    这年头读书人虽然很少,但十个村子终究能找出来一两个认识字的。
    就算认识的不多,只要能看懂,并且告诉其他人,这就足够了。
    报纸最重要的作用便是引导风气舆论。
    其次,报纸也能当做一本书来看,这年头,连竹简都是稀罕物,何况是一张记载文章的报纸,足以让一些穷苦人家当做传家宝。
    “太傅大才,李斯敬佩!”
    李斯并不笨,被洛言稍微解释一番,他就大致猜测出报纸的作用了,顿时忍不住对着洛言拱手作揖,动容的说道。
    报纸这玩意用的好,不亚于治国神器。
    洛言摆了摆手,继续说道:“报纸只是一方面,我现在还有一个想法,那便是借助报纸统一文字,越早实行其实越好,甚至可以在报纸上专门划分一部分区域,以三字经为基础,开始普及新文字。
    我希望以后的孩子不用再学习繁琐的七国文字,只需要学习一种。
    李斯,你明白它的意义吗?”
    文字永远是一个文明的基础,没有文字如何来承载一个文明的璀璨。
    “李斯明白!”
    李斯沉声的应道,他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洛言闻言,很认真的看着李斯,沉声的说道:“那此事便交给你了,你先以秦国文字为草稿,拟定一种更加简便的文字,之后我会稍加修改,期间有任何需求,尽管提!
    此事完成之后,我为你请功!”
    “诺!”
    李斯没有犹豫,直接应道,这种功在千秋的事情,他这种看重名利的读书人岂会拒绝。
    “李斯,我对你有信心,加油干!”
    洛言真诚的看着李斯那渐渐后退的发际线,像个无情的资本家,疯狂剥削着李斯。
    只要没有死,那就往死里用。
    为了日后的大秦,李斯责无旁贷,必须贡献自己的价值和精力。
    统一文字,度量衡等等都是势在必行的事情,越早完成基础规划,未来就会减少麻烦,甚至洛言还打算借助商会将钱币也整改一番,让七国的货币以秦国为首,这个操作其实并不难。
    而这些事情,商会无疑比秦国更适合去办。
    比起秦国强硬的施展,商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更加可怕~
    是人都有逆反心理。
    你越是让他改什么,他便越是反抗~
    这方面,洛言很懂。
    随后洛言便是将这些想法尽数告诉李斯,且与李斯探讨起了如何利用商会做到这一点。
    待得一切商谈的差不多了,洛言才起身离去,他得回去吃完饭了。
    李斯将洛言送至门口,目送洛言上了马车,迎着夕阳,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打算今晚也不睡觉了。
    和洛言探讨一番后,他此刻正有点上头,各种思路灵感开始浮现。
    不得不说。
    年轻真好,精力无限……
    。。。。。。。。。。。
    对于李斯,洛言还是相当放心的。
    历史上这些事情本就是李斯搞出来的,而现在洛言提前规划出来了,李斯只需要顺着这个路子做下去,难度自然降低了不少,若是如此李斯还做不到的话,那李斯还是李斯吗?
    千万不要小瞧了这类留名千史的人物。
    他们是相当能干的。
    逼一逼,总会带来无数的惊喜。
    人的潜力都是逼出来的。
    这一点,洛言深有体会。
    做上马车,一路没什么风波的抵达了自己的府邸,至于大司命,半路上已经走了。
    抵达府邸之后,洛言便是来到了后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