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剪过苗的红薯产量会低得可怕。 江暖估摸着,到收红薯的时候,每亩撑死能有一千斤的产量就算是不错了。 忙忙碌碌中,时间一晃到了八月。 当空气里盈满了馥郁的桂花香气时,江暖就知道,他们该启程出发去往沙城赶考了。 乡试(秋闱)三年一次,今年的秋闱就定在八月二十二日举行。 冯乘县在永州府的最西南,离沙城也最远。 哪怕是顺风顺水也要足足七八天的时间才能赶到。 姐弟俩提前半个月,选在八月初八的大吉日出发前往沙城。 这样到达沙城后,还能预留出足够的时间,让江彦适应沙城的气候以及考场周围的环境。 经过数天的航行,江暖的大船靠上沙城的岳麓码头时,正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 进城后,江暖大手笔的包下了岳麓书院附近的一座豪华客栈。 这地方不仅离岳麓书院近,去考场也近。 而且周围酒楼饭馆林立,是沙城最豪华的商业街区之一。 因为是过节,等大家都安顿好后。 江暖在客栈小二的指引下,就近找了一家据说味道极好的酒楼,要了三个包间,安排大家伙美美的吃了一顿。 吃饭的时候又听酒楼的小二说,今天晚上在岳麓山脚下的聚贤街有花灯会。 江暖便又兴致勃勃地带着大家去凑热闹了。 聚贤街平日城做的就是书院学子们的生意。 故而书肆或是卖笔墨书画之类铺子很多,文风颇重。 哪怕是酒楼饭馆之类,也都装修的也极为雅致。 适逢中秋,又正是大考之年,各地学子名士云集于此。 于是由当地的官府挑头,聚贤街上的商家积极响应,一起集资办了这个花灯会。 花灯会上十分热闹,人流如织,随处可见儒生冠巾做学子打扮的人,围在各家店铺摆的摊子前。 或猜灯谜或对对子。若是答对,便收会收获一盏精美的花灯,亦或是更贵重的彩头。 江暖对自己的文学水平十分有自知之明。 背几首古诗还凑合,如此高难度的东西,她便不去挑战了,免得自取其辱。 好在,身边还有个大学霸江彦,各种高难度的东西,对联也好字谜也罢,均是信手拈来。 一路走过去,所向披靡。 赢回来的花灯,给他们这一行三十几人,每人手里都拿了一盏,还绰绰有余。 看得江暖直冒星星眼,这哪里是学霸简直就是学神。 江彦的优秀表现,自然也引起了其他学子的注意。 对于优秀的人,世人总是格外崇拜些的,于是纷纷主动上前与江彦攀谈结交。 交谈中,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此次前来参考的学子。 江彦也有意结交这些学子,将来若是考上便是同年,因此相谈甚欢。 见街边就有十分雅致的茶楼,于是相约次日下午在此处相聚,准备来个以文会友。 江暖则巴不得弟弟多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多个朋友多条路,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