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今年不一样。 一大早江暖家就挤满了前来给明光帝和江暖拜年的村民,大家说着吉祥话,互相问候新年好。 江暖则让人包了许多的小红包,给每个前来拜年的孩子都发了一个,着实把小孩子们给乐坏了。 除了江家村的村民们,姚县令也来了。 毕恭毕敬的给明光帝磕了头拜了年。 明光帝勉励了他几句,就让他回去了。 从初二到初八,明光帝每天都在赶场子。 今天不是这家喝酒,明天就是那家吃饭。 江暖瞅着她爹比刚来江家村的时候,起码胖了一圈,肚子都有些凸了。 江暖担心她爹再这么搞下去,容易吃出毛病来,于是悄悄跑去找御医。 结果御医笑眯眯的告诉她:“陛下虽是胖了些,但身体康健,公主不必担心。” 江暖这才放下心来。 还没出正月,明光帝就又收到了京城的来信,询问具体归期。 明光帝看完信就随手丢到了一边,很是不爽的同刘公公抱怨:“朕才出来多久。 太子就月月写信催,真是烦人。” 刘公公只好笑着劝慰他:“太子殿下也是担心您。” 明光帝磕着桌:“有啥可担心的。 朕在这儿玩得好睡得好,吃嘛嘛香,日子过得跟神仙似的。 他再催把朕逼急了,朕就直接退位,让他自己扛去。” 这话听的刘公公心头一阵狂跳,暗道我的皇帝陛下哎,您可别太任性。 不过刘公公自己也觉得江家村真就挺好的,民风朴实,住着心里踏实。 在这里,没人看不起他,更不会有人明着捧他,转过头就骂他是绝了根的死阉人。 上了年纪的喊他“刘老哥”,年轻的后生们喊他“刘叔”。 哪怕是小总角小童看见他,也会笑嘻嘻的喊他一声“叔公”。 他听在耳里,五脏六腑都慰贴。 他仔细寻思着,以后跟着陛下来此处养老也不是不可以。 转眼出了正月,进入二月。 惊蛰过后,春风送暖,春回大地。 每每这个时候,百姓们就开始整理农具为春耕做准备了。 江暖也让人把院子里的菜地收拾了一块出来,挖了个长长的浅坑,坑里铺上了腐熟的粪肥。 带着人亲手把从南洋带回来的珍贵红薯种一个个整齐地铺在坑里,再盖上一层肥土浇上水。 南方的气候暖和,不用进行特别的保暖。 若是在北方就需要覆盖上一层厚厚的草帘子,或是别的什么保暖物。 当然育苗的时间上也要往后推一推。 根据各地的气候不同,越往北育苗的时间也就越晚。 明光帝在菜地边看的稀奇,问江暖:“这就行了?” 江暖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摇了摇头:“还早着呢。 等出了苗以后,需要把这些苗子移栽到地里。 等养出长长的藤蔓以后,再把藤蔓剪下来进行扦插,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获得种苗。” 明光帝乐呵呵地,又开启了夸夸夸模式:“我闺女真聪明,连这么麻烦的东西都会种。” 江暖:“爹爹,你天天这么夸我,我会骄傲的。” 不论明光帝再怎么不愿意,返回京城的那一天还是来了。 江暖给他爹准备了整整一个舱房的土特产,就怕他爹回京后没得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