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围观的人群看到这片稻子,就如同色狼看到了美女,饿狼看到了最肥美的肉,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 眼里写满了“想要”两个字。 但再想要,他们也只敢看看,绝不敢伸手。 没看到田埂边每隔几步就站着一个带刀的汉子吗? 听说他们都是皇宫里出来的,你的手再快还能快过别人的刀? 好在这片稻子的主人说了,明年还有一年,最迟后年。 高产稻就会开始全面推广,让他们多点耐心再等一等。 因为稻种实在太过金贵,收割完的稻草,佃户们从头到尾又仔细的翻了两遍。 确定没有再落下一根稻穗,这才作罢。 这三亩多稻子收回来晒干后吹去秕谷,拿秤一过,亩产居然达到了惊人的七百三十八斤。 是普通稻子的两倍还要多。 消息传开,整个冯乘县都沸腾了。 人们纷纷涌到江家村来问询高产稻种的事情。 问的人太多了,江家的人难免解释的口干舌燥。 见此,江暖索性让人写了告示,一张贴在了村口的大樟树底下,一张贴在了县衙门口。 仔细的解释了有关高产稻种的相关事宜。 听说后年他们就能种上这种高产稻,百姓们一个个高兴的,就像是过年一样。 一时间街头巷尾,茶余饭后大家谈论的都是高产稻种。 且说流民们这边。 自从县衙那边给他们落了户分了田地以后,衙门和江家这边就停止了粮食补助。 对此,新居民们没有任何异议。 事实上他们已经占了大便宜了,尤其是在江暖这边。 前期给他们提供工钱粮食补助,请他们开荒。 等他们开完荒,又直接把整块田都送给了他们。 不仅如此,还给他们免费提供下一季度的粮种。 知道他们从来没种过水稻,甚至派了人手把手的教他们育秧苗。 可以说从头到尾都是江暖在吃亏。 好在新居民们也都是懂得的感恩的,他们深知像江暖这样的好人满世界难寻。 他们逃难至此,一无所有,只除了一把子力气。 因此,在江暖家收稻子的时候,他们也纷纷加入进来帮忙,不肯再收一文钱工钱。 对新居民们来说,这是他们唯一可以报答江暖的东西。 江暖知道他们不容易,遂交代下面的管事,管他们饭,管饱,还必须要有大块肉。 人前光鲜必定人后受罪。 尽管江暖已经尽量放权了,但摊子铺得太大,需要她处理的事情仍然很多。 江暖每日里忙得脚不沾地,直到双抢过去,她总算是能清闲几天了。 与此同时,明光皇帝也收到了江暖着人快马加鞭送来的东西。 是一个小木头匣子,匣子里装着一封信和三根稻穗。 稻穗一长两短,其中那两条短的连起来才有长的一根那么长。 明光帝将那根长长的稻穗拿在手里,反复仔细的观看摩挲。 嘴角的笑意,那是压都压不住。 之后又展开宝贝女儿给他写的信。 信上先是写了回冯乘县这段时间她所做的事情,又问候了父亲和两位哥哥是否安好。 最后写上了这批高产水稻的产量,平均亩产七百三十八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