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差一步,步步皆慢-《种气全球》
            
            
            
                
    第(1/3)页
    话音落下,不少人脸色微变。
    他们现在每周传功三次,若未来降为中级学员,等于指导频率砍去三分之二。
    那不只是减少传功,而是失去了关键的进度保障与答疑机会。
    可没人敢出声抱怨。
    道理摆在那里,韦穆什么都不欠他们。
    非但没收分文,反而以真功相授,试问在场之人,谁曾捐出哪怕一座地产?谁曾付出等价代价?
    他们欠的,是人情,是恩义。
    董连成缓缓开口:“小邓师傅,我想问一句,感应气感之后,自己修炼,和继续接受韦师傅传功,到底有多大差别?”
    邓永安沉默片刻,才道:“我如今已有气感,进度也对大家公开过。所以这句话,我有资格说。”
    他抬眼,一字一句:“差别,不是快一点慢一点,是走路,和坐车的差别,效率差了十不止。”
    “这么大?”
    “真的假的?差距能有这么悬殊?”
    “那还练什么?肯定不能靠自己啊。”
    “这简直是穷人创业和富人创业的区别。”
    邓永安话音刚落,静室中顿时炸开了锅。
    原本盘腿静坐的学员们再也坐不住,交头接耳,神色震动。
    十倍的修炼效率?这已经不是快慢的问题,而是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了。
    谁还敢指望靠自己?
    可实际上,邓永安的说法,是有所放大的。
    对年轻人而言,若根骨尚可,传功与自修之间的效率差距,大约在三到四倍之间。
    循序渐进,辅以毅力与机缘,从初感气机的第一境,突破到孕育真气的第二境,并非不可能。
    资质出众者,若有足够资源与指引,一生有望触及第四境,初窥门径。
    但眼前这批人,不一样。
    他们平均年龄已近四十五岁,身体机能开始走下坡路,平日又身居要职,事务缠身,能抽出时间修炼已属难得。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资质,算是普普通通。
    对这样一群人而言,有韦穆亲自传功,是点燃火种,没有传功,便是冷炉熄灶。
    传功与自修之间的差距,确实接近十几倍。
    韦穆心知肚明,他要收割真气,前提是学员至少踏入第二境“孕育真气”。
    唯有到此境界,体内真气才具备一丁点收割的价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