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半人马座播种者-《后人类的时代》


    第(3/3)页

    舷窗外,“播种者号” 的尾焰在黑暗中划出一道明亮的轨迹,像一支画笔,在宇宙的画布上写下 “希望” 二字。生活舱的麦田里,小麦的叶片在重力场的轻微变化中轻轻摆动;知识圣殿内,伊莱亚斯再次接入光脉网络,开始背诵《荷马史诗》的片段 —— 他要将这些文字 “刻” 进自己的意识,作为 “活体记忆” 的一部分;生命库中,艾莎正为 “巴西栗树” 的基因库添加新的备注:“建议在目标星球的温带森林区域投放,该树种可为鸟类提供栖息地,促进生态链循环。”

    柯伊伯带的碎石群在飞船后方逐渐变小,太阳的光芒越来越淡,而 “播种者号” 的航向,却始终朝着星辰更深处。这艘移动的方舟,携带着地球的生命与文明,在寂静的深空中,开始了一场跨越世代的、关于 “赠予” 的旅程。它的使命,不是征服,不是殖民,而是以最谦卑的姿态,向宇宙证明:人类文明,曾在这片星海中,留下过温柔的痕迹。

    当晚,所有船员在 “中央生态园” 聚集,共享了一顿特殊的晚餐:用地球小麦磨成的面粉做的面包,用火星土壤培育的番茄做的沙拉,还有从木卫二冰层中提取的淡水冲泡的茶。晚餐后,哈桑老人拿出一把古老的乌德琴,弹奏起阿拉伯传统乐曲《尼罗河的记忆》,琴声在生态园的穹顶下回荡,与远处引擎的低鸣交织在一起。莉莉安打开全息投影,将自己手机里的照片投射在墙上 —— 那是她在地球时养的猫 “米洛”,正蜷缩在窗台晒太阳。

    “我会把米洛的故事,讲给我的孩子听,” 莉莉安轻声说,“告诉他,我们为什么要离开地球,为什么要去遥远的星空。”

    万斯船长看着眼前的场景,突然想起祖父的另一句话:“文明的伟大,不在于它能抵达多远的地方,而在于它能将多少温暖,传递给未来。” 他抬手举杯,杯中是用合成技术制作的葡萄酒,却带着波尔多葡萄园的香气:“为了地球,为了未来,为了宇宙中所有可能存在的‘邻居’—— 干杯。”

    “干杯!”

    清脆的碰杯声,在 “播种者号” 的钢铁身躯里响起,穿过层层甲板,传到生命库的晶体舱旁,传到知识圣殿的光脉网络中,最终随着飞船的尾焰,消散在太阳系边缘的黑暗里。而这艘方舟的使命,也从这一刻起,真正融入了星海的节律 —— 它将带着地球的火种,在深空中缓慢航行,像一粒坚韧的种子,等待着在某个未知的星球,或某个遥远的未来,绽放出文明的新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