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34章 苏梦枕与雷损 当李忘尘出现在孔雀楼的一刻,在京城的一处高楼内,一个病殃殃的公子哥,正在与一名年轻俊朗、额上有一粒黑痣,手上拿着个算盘的文士交流着刚刚得到的消息。 两人身处很大、很宽阔的空间,空间里列着一排又一排书架,书架上都是琳琅满目的名册。 而在这公子哥身侧、腰间,挂着柄短刀。 这是柄有无以言表的瑰丽凄美的刀,能令世上任何见到它的人都发出一声难以抑制的惊叹。 刀刃是透明的,刀身却绯红,像透明的玻璃镶裹着绯红色的骨脊,以至刀光漾映一片水红,若是奋力闻嗅,似乎还能从刀身上嗅到一种微微而轻轻、轻轻而浅浅的淡香。 这无疑是一柄能令人一见钟情的刀。 这当然就是金风细雨楼楼主苏梦枕的那柄“红袖刀”。 ——和雷损的“不应刀”,沈虎禅的“阿难刀”,狄青麟的“薄刀”,兆秋息的“手刀”共称大宋当世的五柄神刀。 ——能拥有这样一柄刀的,除了苏梦枕又能是谁? 而苏梦枕之外的另一个人,自然是金风细雨楼的总管,号称“童叟无欺”的杨无邪。 在苏梦枕和杨无邪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一大摞文件。 时至今日,金风细雨楼和六分半堂的争斗已趋向明朗化阶段,这也让苏梦枕整日埋头于自己苦心孤诣建设的金风细雨楼“白楼”之中,与自己的得力助手杨无邪一同研究整个与雷损之间的大局。 白楼是金风细雨楼的资料库、情报所,里面储存着江湖上各种资料、消息、知识, 乃是武林中一大资料中心, 而杨无邪也几乎称得上是当时武林中的“百晓生”。 经年以来,苏梦枕指定计策、完成大事、决议定心,都只需要询问杨无邪的意见,再自己拿捏主意即可。 杨无邪从来不是个会令他担心和失望的人。 但他近半年来, 每天都会亲自到白楼呆上两个时辰以上。 这全都是为了寻找雷损和六分半堂的弱点, 并且针对这些弱点部署攻势。 半年来,从白楼中发出的明确针对六分半堂的指令, 起码有二三十次;而看似和六分半堂无关, 实际上却关系隐晦而至关重要的,至少也有上百件;最后是阻截六分半堂下达针对金风细雨楼的命令, 则更是不计其数。 如赵铁冷潜伏六分半堂, 混迹成十二堂主,最终组织拐卖孩童,惹人众怒此事——这就是计划之一。 为此, 苏梦枕做了许多以前的自己绝不会做的事情。 他打从心底知道这是错误的,但他不得不做。这是他自行走江湖,闯下名头以来,首次拿出如此执拗、强烈、激进、用心的态度,只因为这一战必须胜、不能败。 他必须要赢了雷损。 但今日,之前的种种资料、谋划、计策、方案被扫到一边, 杨无邪呈递上来的, 仅仅只有两个信息。 前者是一封信,来自于蔡京。 后者是一个消息, 便是宋虚已到了孔雀楼。 苏梦枕和杨无邪一人看一个消息,看完之后互相交换,一切的发生都是无言而默契的, 这对主仆早在多年的风风雨雨之中,培养出他人永远不可想象的信任。 看完了信息, 苏梦枕询问杨无邪, “无邪, 宋虚的情报有多少?” 杨无邪似乎早就准备好了, 拿出来一本薄薄的书册,这书册大约十来页的样子, 而且有很多很多部分都是空白一片,似乎只是早早预备留着,但还无法寻找到足够内容将其填充。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也不过是前面一两页而已。 苏梦枕皱眉道, “只有这么多?” 杨无邪道, “这些消息之中, 只怕足有一半难以确定、无法琢磨、半猜半疑,一半的一半都是不明、不详、不知、不定, 剩下一半的一半消息确凿无疑,却都是他的名字, 外号,行事风格,所用的部分武功,以及迄今为止一路所做的侠义之事——当然, 也包括蔡京信中告诉我们的这件事情,从在江陵发现的众多江湖人士尸体、消失而又回到其父母手中的畸形孩子, 以及闻巡抚对我们不冷不热的态度来看, 此事不假。” 苏梦枕静静地听着, 因为他深知这位战友的本事:杨无邪有过目不忘之能, 你随便说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名称、一个地方, 他马上就能娓娓道出一切相关的情形,乃至年册、特色、来龙去脉,他都如数家珍。 最重要的是,他不只是述说资料而已,对任何事,他都会在末了加上他自己的分析,而且这分析也一定十分独到而精辟。 毫无疑问,任何英明的领袖,都会喜欢这样的手下。 杨无邪果然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古怪之处太多,这世上绝不存在凭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人,所以我猜想这个宋虚,应该不是真实身份,而是其他人假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