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奸相当道,太守称王,四夷虎视眈眈,大乾风雨飘摇,民不聊生,国将不国,然自太子监国起,朝廷行事不拘凡俗,乱世重典,方有统一之局。然既统一,治世以安民为先,安民以立法为要。” 简单来说最重要的是就是让新收复地区的老百姓吃饱饭才是最重要的。 然后就是从治水到安民心,从治水、安民心到祖宗之法是否可变,条理清晰无比,还有不少确实是能够值得称赞的策论,就算是六部九卿的大臣们看了,也是赞不绝口。 仅仅只是这一卷殿试答论,大家就觉得这是个干尚书的苗子。 结合题目,指出休养生息肯定没错,怎么做汉文帝时期就有了模板,但本朝更进一步地发展了均田制度和摊丁入亩,这是体恤农民的千古善政,一定不能因为中间出现了问题就反复。 好的国策就要一直坚持施行,有碍于发展的国策,就要想办法改制和废除,还要重视底层政治,防止良法恶厉,加强监督最好建立体系。 关键是,这后面直接写出了底层百姓们的需求,也写出了底层百姓如今的生活状态,以及底层百姓们如今遇到的一些难题。 比如,因为连年征战造成的青壮劳动力不足,就算是太子殿下创造了曲辕犁,极大地提高了耕地的效率,可是因为青壮不足,导致很多村落只有老弱病妇幼。 好在如今的大乾政吏清明,地方上也没有盗匪出现,百姓们也都得以安居乐业。 然而,如今边关战事不多,可以进行小规模的裁军,让地方上多一些青壮劳动力,如此一来,不仅仅能够稳定地方,也可以促进发展,开垦更多的耕地,提高粮食的产量。 最后又补充了一句,他不能面面俱到,只能把认为有用的建议写在试卷上。 萧奕非常满意,通篇就没什么祖宗之位君权天授,全是从民生政治的角度谈论,不愧是历史上的名人。 萧奕指着卷子说:“此人当为状元啊。” 真的是很欣慰,力排众议推行新学,终于改变了一些精英的思维。 话说,太子萧奕坐在那里看着这篇文章,先是啧啧称奇,然后是惊艳一时,再是失态大笑,最后又说出这样一句话来,早已经引得殿中上下重臣一起侧目,不晓得是何等文章。 也都想要看一看,能够一一张试卷让太子殿下当着百官们的面露出如此神态的,必然不简单。 眼馋了。 而萧奕看完之后,回过神来,也毫不在意,只是将此文交给了身边的三宝太监,让他传给六部九卿的重臣们来看。 狄晏一目十行,看过后没有表态,只是满脸微笑地将其传阅给戴光,而后是郭子仪、包拯至李大亮等人。 众人是一直叫好,也是一样很欣慰,大乾以后有了这样的治世之才,他们以后老了,也能放心把大乾交给这样的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