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咱们现在Soc系统级芯片,已经做出来了,不过现在按照我们的研发实力,我们只能做出110nm档次的,额,其实从主频角度出发,可能比11nm的还要差上一些,现在流片了5次,但只成功了3次,也不算是完全流片成功。。。”朱尚祖是那种比较专注于技术的专业型管理人才,他们这类人不会文过是非,他大致将本次11nm级芯片名称:凌霄501大致情况说了一下。 “110nm级soc,已经是soc级芯片最低门槛的产品了,怎么研发了半年多,还没完全流片成功?”盛淮南皱了皱眉头。 他知道高端芯片研发难,隧穿效应,高额的流片费用,都是极大地增加芯片研发难度,怎么现在搞个最简单的110nm级别的芯片,都那么难了? “由于我们公司的芯片研发团队才刚刚组建,所以很多工作都只能从头开始,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虽然只是110nm级芯片,但一颗集成度很高的SOC是极度复杂的,我们现在使用的ARM公版CPU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总线,DDR,显示,图像处理模块,视频编解码模块,MODEM等等很多的模块和子系统,这些模块和子系统,只要某些小节点出现BUG,就会出现流片失败的情况,所以我们这样的已经距离成功已经非常接近了。。。“在一旁的一位总线经理大致补充说道。 盛淮南听完后大致明白了大致的原因。 在SoC设计中,仿真与验证是SoC设计流程中最复杂、最耗时的环节,约占整个芯片开发周期的50%~80%,采用先进的设计与仿真验证方法是SoC设计成功的关键。 这就像建造一栋房屋一样,房屋上面的每块砖的摆放位置,摆放角度,摆放距离,在会有严格的限制,甚至砖外敷的水泥多寡,都会精确地cm级进行规划和调整,而后世的高规格芯片,那就是在一个头发丝上建一栋房子,则难度更大! 盛淮南点了点头后,现在这款soc芯片凌霄,并没有走前世中为的弯路,在他的指引下,直接上了ARM公版,他让李静淑把施勇信和手机研发核心团队叫来,说道,“现在既然流片已经接近成功,为了能尽快使用上这款soc芯片,那么我们就要开启下一步的计划!” 手机团队的众成员听了盛淮南的话,而且现在在开芯片专项会议还把他们叫过来,心头不由得有些骇然。 其实,他们心头并不是特别愿意用这种不经过市场经验的芯片,哪怕这是自己子公司研发出来的东西。 而朱尚祖们,则喜从心来,心里的想法却是完全不同的。 他们一直认为,这款系统级的芯片,不会立刻被启用,而是会再迭代一次,到了65nm级别,才会用到上沙科技的产品之中,他们没想到那么快就被使用了,那么,现在凌霄501芯片,会被盛淮南用在哪里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