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十九路军!-《亮剑特种兵:谁说我是兵王》
            
            
            
                
    第(1/3)页
    开始的时候,是零零星星几个。
    后来,开枪射击的川军士兵逐渐增多。枪声也是逐渐的密集起来。
    士气是会改变的。
    哪怕是刚才非常恐惧,非常绝望,现在也会逐渐的改变。
    无他。
    日寇被遏制了。
    只要自身没有危险,谁都敢开枪射击。
    不过,那些川军士兵的子弹,对日寇基本上没有任何影响。也没有取得任何战果。
    还是要靠12.7毫米口径的重机枪。
    “你们!”
    “过来!”
    张楚对附近的川军士兵吆喝。
    三个川军士兵面面相觑。最终是缓慢的爬过来。麻木的看着张楚。
    很茫然。
    一看就是刚抓来的壮丁。
    可能连实弹射击都没有进行过。上了战场,就是这样的表现。
    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
    临时教导呗!
    一边猛烈射击,一边让他们看。
    如何射击,如何装填,如何开关保险。嗯,就是这几种。其他的就来不及了。
    “来吧!”
    终于,教给川军士兵换手。
    还好。看过以后,他们还是会操作的。只要不出现故障,应该可以持续射击。
    “突突突……”
    “突突突……”
    果然,重机枪再次呼啸起来。
    子弹是发出去了。至于有没有打中。暂时不清楚。
    但是没关系。多一个火力输出。
    张楚自己拿出另外一挺M2重机枪。找一个射击位置。用三脚架将其架起来。
    同样是将附近的川军士兵叫过来,现学现卖。
    不久以后,这挺重机枪也有人接手。又多一个火力输出。
    然后是第三挺、第四挺、第五挺……
    耐心的。一点一点的增加火力输出。
    直到……
    后续赶来的川军到达。
    终于,川军133师的后续部队赶上来了。
    张楚就地释放出一百挺捷克式轻机枪。还有大量的子弹。以增强这波川军的火力。
    这次效果非常好。
    第二波冲上来的川军,里面是有老兵的。
    他们迅速的将捷克式轻机枪架起来。组织压制火力。但是,最引人注目的,依然是那些12.7毫米口径的重机枪。
    无论捷克式轻机枪的数量有多少,都无法掩盖它们的光芒。
    毕竟,普通7.92毫米毛瑟步枪弹的枪口动能只有两千多焦耳。但是,12,7毫米口径子弹的枪口动能却是有两万多!
    足足十倍的差距!
    前者无法打穿日寇坦克。后来轻松洞穿。
    随着川军士兵不断的到达,火力迅速增强。张楚也终于是有时间赚点零星奖励了。
    他用的当然也是12.7毫米机枪。
    “突突突……”
    “突突突……”
    专打远处的日寇。
    在一千米开外,日寇源源不断的到来。
    感觉不止一个联队?
    可能是又有新力军开上来。狗日的兵力真多。
    随着日寇大量部队的到来,日寇又逐渐的恢复了一些进攻。试图从左右两侧迂回包抄。
    结果……
    遭受到各种机枪的疯狂拦截。
    给日寇造成最大威胁的,依然是那些12.7毫米机枪。可以说是见谁灭谁。
    无论日寇怎么绕,最终都会被子弹问候。
    然后就是被打碎。
    “八嘎!”
    “杀唧唧……”
    日寇暴怒。
    被大口径的子弹扫过,没有日寇能够幸存。
    此时此刻,日寇的数量优势,反而成为劣势。大口径的子弹飞出一千多米,依然有巨大的杀伤力。
    “噗!”
    “啊!”
    结果就是,后方的日寇,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打死了。
    最倒霉的是日寇的联队参谋长,一个中佐,蓦然间倒下。直接死亡。周围的人都是茫然。怎么回事?是从哪里飞来的子弹?是从前线吗?
    问题是,他们距离前线有1500米以上啊。子弹怎么可能飞那么远。
    急急忙忙的实施抢救……
    结果很快发现没必要了。
    子弹已经将联队参谋长的五脏六腑全部打碎。死的不能再死了。
    “八嘎……”
    日寇联队长又急又怒。
    忽然间,旁边又有人倒下。也是被12.7毫米子弹打中。
    这一次是打中脑袋。打中钢盔。
    顿时爆碎。
    “八嘎……”
    日寇联队长急忙蹲下来。
    随即感觉蹲下来也不安全。谁知道子弹会从哪里飞来?急忙趴下。
    其他的日寇也是不敢怠慢,急急忙忙的趴下。
    于是,整个联队所有的日寇,都趴在地上,或者是躲在障碍物的背后,再也不敢动作。
    “轰……”
    “轰……”
    不过,日寇的掷弹筒,还有迫击炮,还是打的很凶的。
    这个时候的日寇,兵精粮足。弹药的储备也是非常丰富。尤其是在占领了东三省以后,获得大量资源,军工产量暴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