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燕国内乱,吐蕃异动(下)-《唐旗》


    第(2/3)页

    “诸位弟弟……”

    安庆绪的突然开口,让本就惴惴不安的老六更加恐惧,眼神也从最开始的自信到平淡,再到此刻的哀求。

    是的,老六的眼神里,此刻充满了祈求之意,他希望眼前的太子能转过身来,哪怕看自己一眼也好。

    毕竟,我们是兄弟啊!

    亲兄弟!

    安庆绪!

    你真的要如此无情吗?

    但很可惜,即便老六心中再怎么愤怒,再怎么呐喊,安庆绪依旧跪在那,丝毫没有转身的意思。

    “诸位弟弟,父皇……

    驾崩了……”

    轻飘飘的话语回荡在这幽静深宫之内,但传进老六的耳中,却宛如催命鬼符。

    父皇,驾崩了,

    接下来,

    是不是,

    该我们了?

    “父皇为这大燕,劳碌一生,忧思成疾,身子骨,本就愈发糟糕,却又遭逢皇子早逝,悲痛欲绝之下,突发恶疾,驾崩了!”

    这算是给安禄山的死,定下了一个结论,而至于这个结论,宫内的这些人,信不信,都不重要了。

    因为,就在不久前,严宰执对安庆绪说的那句话彻底的,将这位大燕太子内心深处唯一一丝人情味,给彻彻底底的,撕碎了!

    ……

    几个时辰前,还是太子府邸的那间书房。

    严庄看着因为激动而脸色潮红的安庆绪,开口发问道:

    “殿下认为,天子,是什么?”

    面对严庄的问题,已经看到明日自己登基盛况的安庆绪毫不犹豫的开口:

    “天子!乃天道于人间之身!

    代天行事!

    一言九鼎,口含天宪!”

    面对安庆绪的回答,严庄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是如此,又不是如此。

    曾有一人,姓陈,号伯玉。

    臣记得,他曾做过一首诗,方是对天子的真正诠释。”

    “哦?什么诗?”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听完,安庆绪有些疑惑,他也读过书,但是不太理解,严庄此时说这番话,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殿下,坐上那个位置,从今往后,便是孤家寡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