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开局一座电子厂-《我有一座电子工厂》


    第(2/3)页

    MD!你想支持你自己买啊!搁这暗示谁呢?但他的研究项目很重要,身为一个大龄学生,顶着35岁高龄还没博士毕业,压力很大的。

    好不容易选了一个氢能源电池的研究方向,赶上科技浪潮,做出了点研究成果,结果还处处被卡…

    这还只是氢能源电池中一个非常小的技术而已,核心技术研发工作根本不是他这种级别能参与的。

    陈子凡早就过了满腔热血追求理想抱负的年龄,他也没想成为什么科研巨头,只想赶紧毕业而已。

    “唉…”

    手机…一台手机,就算卖两万块钱,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想买也只是努努力的事情,但它到底值不值这个价,才是他最在意的东西。

    曾经的他也和无数年轻人一样,对手机充满热爱,每个国产热门品牌,每场发布会,只要他能看一定会看,还要在网上激情互喷。

    不仅仅是因为对电子产品、对科技的热爱,也不仅仅是因为手机是普通人最容易接触到的科技产品,还因为手机是他心里的羁绊。

    21年前,陈子凡的父亲陈建军在赚了点小钱后开了一个电子加工厂,代工生产各种电子设备屏幕,包括电视机、电脑、游戏机等等。

    当然也包括手机,厂子在陈建军的管理下经营有方、质量可靠、出货量稳定,很快就迎来了飞速发展,恰逢华夏手机市场飞速发展…

    再加上联发科在03年推出了交钥匙方案,使得华夏手机市场不仅有诺基亚、三星、爱立信等国际品牌,还有数不清的国产山寨品牌。

    这些山寨品牌和国际品牌不同,他们没有稳定的供应商,于是很多小作坊便找上了陈建军,面对这么多订单,陈建军是来者不拒。

    但很快陈建军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小作坊购买了联发科交钥匙方案后,拿着他工厂生产的劣质屏幕和其他厂的配件就组装手机。

    不仅组装成功了,还能把一台成本不到300块的山寨手机卖到1000块以上,利润翻了好几倍,这可比加工屏幕赚的利润高不知道多少。

    于是乎,陈建军也动了进军手机市场的心思,在04年,他带领一些员工创办了兴华手机,一个在陈子凡看来土到爆炸的手机品牌名…

    然而这并不能阻挡陈建军的热情,他在第一届员工大会上慷慨激昂地表示:“我们兴华手机成立目标只有一个:干翻那些洋品牌!”

    “好!!!”

    兴华的员工们也斗志昂扬,至少表面上斗志昂扬,只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兴华手机第一款产品销量勉强及格,可第二款…

    正好迎来国产手机大爆炸,很显然,和兴华手机想法一样的人不在少数,于是乎手机市场供过于求,哪怕是国际品牌也不能避免。

    各品牌手机价格一路狂跌,山寨品牌内卷严重,有实力的国产厂商开始疯狂攻城略地,其中还包括“中华酷联”时代的知名厂商。

    在这种大环境下,所谓的“兴华”也只是昙花一现,在海城周围凭借质量不错小有名气而已,随后便被时代浪潮冲的连骨头都不剩。

    再然后…陈建军便放弃了手机领域,之后开始走上山寨代工厂的道具,比如代工山寨摩托车、杂牌电动车、以及后来的山寨老头乐…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陈建军也不是不想做正经品牌,每次一做就巨亏,还不如做山寨,没良心,但利润高,普通人赚钱要什么良心?

    真正白手起家的又有几个?至少陈子凡的家庭条件在普通人当中算得上优秀了,最近两年他们家生产的一款电动小卡车销量也还行。

    然而陈建军不知道的是,陈子凡记忆最开心的记忆,还是在大学时拿着他们家生产的“兴华2004”翻盖手机和室友炫耀的时候…

    从“中华酷联”到“华米ov”,陈子凡见证了不知道多少手机品牌的兴衰,波导、金立、酷派、联想、中兴、360、魅族…

    直到麒麟出现,直到鸿蒙问世,直到华为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国产之光”,甚至等到华为进军新能源汽车,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有很多人把它当做信仰、情怀、骄傲,当做国产之王,当做在被苹果血洗了华夏市场十年后,唯一一个能与苹果抗衡的国产品牌。

    华为很优秀,在逆境中砥砺前行,没人否认它的优秀,但至少在陈子凡的心里,华为是不是可以做到更好?可以真正的完美且强大?

    当然这只是他单方面的想法而已,每个人的判断不一样。

    18岁的他还有理想抱负,35岁的他只想毕业后过一个有点小钱的普通人,这次出门买手机也是想走点捷径,在临近毕业时少点波折。

    “既然出了小意外,那还是再想想别的办法…”陈子凡很快便收回了心,带领小组继续完成提升氢能源电池稳定性的分组对照实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