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国公府内。 顾千舟满脸的郁闷,顾家虽然家大业大,可也架不住顾锦年这般闹腾啊。 杀儒囚文,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 而且一口气得罪三千读书人。 这三千读书人背后牵扯的势力又有多少? 顾家没必要得罪这么多人啊。 “老爷子,您宠锦年,孩儿知道,但您也不能这般宠溺他啊,这事是有人在背后使坏,可锦年也做的太激进了,点到为止是最好的,双方都没有任何损失。” “如若您再这么掺和进来,以后只怕锦年更加无法无天,而且顾家便会树立无穷无尽的敌人,孩儿在的时候,可以照顾锦年一二,可锦年终究要成为顾家的家主,得罪这么多人。” “这又是为何呢?” 顾千舟有些关心急切,虽然这帮人找顾锦年麻烦有错在先,他也恨。 可做事不能这样做事,做的太绝了,一口气得罪三千读书人,真要往死里得罪了,老爷子在的时候还好,他在的时候也还好。 可当他们不在的时候怎么办? 你把人家送进大牢,更是以谋反之罪为名,要是陛下彻查起来,别说什么法不责众,肯定是有污点在身,耽误了人家以后的前途。 这就是死仇。 未来不找回场子,谁咽的下这口气。 所以他认为,现在点到为止,由自己出面,上下打点一番,倒也不是低声下气,直接放人,再去六部一趟,把事情解释清楚,差不多就得了。 事解决了,除了三十个死有余辜之人,其余都没有任何损失,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就是顾千舟的想法。 只是听着顾千舟罗里吧嗦,顾老爷子目光不由充满着没好气。 “愚蠢。” “我本以为你应该知晓点事,没想到你入了这官场,别的没有学会,净学了些人情世故。” “你还是不是老子的种?” 顾老爷子骂了一句,训斥顾千舟。 听到这话,顾千舟低着头不语,但他面色不改,依旧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蠢。” “你难道就看不出来,锦年是故意这样做的?” “你就没有看出锦年到底想要做什么吗?” “你真以为锦年只是为了出一口恶气?” 到了这一刻,顾老爷子实在是有些气了,不为别的,而是这个被自己寄以厚望的长子,居然如此愚蠢,还不如自己的孙儿。 不,不是还不如,是完全不如啊。 “锦年的意思?” 这下子顾千舟真有些懵了,不明白这里面到底蕴含着什么意思。 顾千舟神色疑惑,看向老爷子,他不觉得这有什么计谋,反而觉得是自己老爷子为了偏袒顾锦年才这样吧? “唉。” “整个京都,突然之间,聚集三千读书人,找锦年麻烦,这件事情可大可小。” “锦年性子虽然有些冲动,可能写出千古文章之人,又岂是不识时务者?” “你真当锦年不知道得罪这三千人的后果是什么吗?” “他知道,而且比你更清楚,但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你就真的想不到吗?” 顾老爷子压着声音开口,目光冰冷。 而刹那间,顾千舟愣住了。 随后,他脑海当中浮现一个可能性,紧接着看向自己的父亲,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爹,您的意思是说,锦年得罪这么多势力,是故意为之的?” “他想要行孤臣之路?” 顾千舟恍然大悟,但还是不敢确定,而是看向自己父亲。 顾老爷子望着门外,眼神平静,同时点了点头道。 “锦年已经选择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在你看来,他是莽撞冲动,一时之怒,胡作为非。” “可他要的就是这个反应,整个京都,甚至六部百官都认为他在胡作为非。” “因为没有人愿意得罪这么多读书人,可锦年做了。” “他这般做法,就是要站在这帮世家阀门,文臣百官对面,只有这样,陛下才会对他安心,只有这样,未来的皇帝也会对他安心。” “他未入官场,却已东西官道最为核心之事。” “瞧瞧你,再瞧瞧我这个孙儿,简直是云泥之别。” “你还在这里东嚷嚷西嚷嚷。” 顾老爷子几乎是一瞬间洞悉了顾锦年所有想法。 顾锦年摆明了就是想要将事闹大来。 为什么要闹大? 理由很简单,站在权贵的对立面,得罪了权贵是什么下场?肯定是处处被针对处处被打压。 如果是一个平民百姓,没有任何势力的情况下,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除非此人有惊天之才华。 但如果本身就是权贵呢?那就不一样了,你得罪了这么多势力,但只要不得罪真正的大势力就没有任何问题。 一个王朝最大的势力是谁? 是皇帝。 是圣上。 顾锦年这样做,文武百官可能都不喜,但那又如何?皇帝器重就行。 甚至皇帝极其乐意看到这一幕,因为这代表着你无法和对方和解,你只能借助皇帝的权势,在朝堂之上站稳脚跟。 皇帝最讨厌的不是一个官员,而是一个官员集团。 可如果你是一个人,那么皇帝可能会考虑拉你成为自己的心腹,如果你跟其他人有大仇的话,那成为心腹的概率就更大。 就好比当今的夜衣侯,他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顾家太大了。 无论永盛大帝是怎么想的,顾家都必须要重视一个问题。 功高震主。 即便永盛大帝是千古一帝,有无与伦比的胸襟,也有绝对的手段。 可架不住下一任皇帝小心眼啊? 永盛大帝能压制住顾家,可下一任皇帝能否压制住顾家吗? 现在的永盛大帝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可他晚年的时候就会思考这个问题。 顾老爷子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可现在,顾锦年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解决方法也很简单,与大夏所有势力为敌。 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一切问题便游刃而解,只要顾家没有真正的谋反之心。 那么顾家三代都不会倒台。 这一刻,顾千舟是真正的沉默,他真的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儿子城府竟然深到这个程度。 这简直是将所有人都玩弄于鼓掌之中啊。 “孤臣之道,即便是权贵,也极其艰难,锦年这般做又是何苦?” 最终顾千舟叹了口气。 他明白顾锦年的心意了,可身为父亲还是有些不忍,不希望自己儿子走这条路。 这条路注定要与满朝文武,与整个大夏权贵争斗,每一步都无比艰辛。 这没有必要。 “千舟,你想错了。” “锦年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与你不同,与顾家所有人都不同。” “但像极了老夫年轻时。” “不过锦年这般,也的确有些莽撞,他可以这样做,只是有些人不需要得罪。” “你去查一查,被扣押的读书人中,有没有那些国公王侯家的,若有的话,让他们父辈来见一见老夫,敲打敲打,再放过他们。” 对比顾千舟的想法,顾老爷子并不以为然。 得罪了就得罪了。 就如同战争一般,两军交战,往往输的一方,总是有所顾虑,唯独一往无前,才可争得一线生机。 “好。” 顾千舟点了点头,至于心中的担忧,也少了一半。 毕竟知道自己儿子是有目的,他反而不会太过于焦急,就怕自己儿子一时恼怒犯下大错。 而与此同时。 皇宫外。 百官聚集。 顾锦年闹出这么大的事情,这帮文官怎可能善罢甘休。 只是他们在宫外已经等候一个时辰了,可皇帝就是不见。 “诸位大人,陛下正在休养,无论发生任何事情,必须要等到下次朝会。” “四日后,朝会就要开了,还望诸位大人不要为难小人啊。” 一名太监开口,他也是有苦说不出,百官在外面叫喊着,皇帝又不愿意见他们。 他夹在中间实在是没脾气。 而且这已经是他第五次出来回答了。 不见,不见,就是不见。 得到这个答复,百官脸色都有些不太好看。 而此时,刑部尚书的声音不由响起。 “走,我们去找宰相,总不可能让顾锦年胡作为非吧?” “杀儒囚文,大夏王朝都未曾出现过这般事情,顾锦年当真是胆大妄为。” “仅仅只是因为口头冲突,杀儒囚文,今日他顾锦年还是个学生,明日若是他入朝为官,岂不是要将我等全部诛杀?” “小小冲突,便直接杀人,有没有将刑罚放在眼里,这大夏是他顾家的吗?” 百官怒斥。 不少官员是真的愤怒了,尤其是刑部官员,顾锦年今日所作所为,就是在践踏刑部。 发生了任何事情,刑部可以来调解,刑部可以出来解决。 哦,你说杀人就杀人,你说扣押就扣押。 我刑部干什么的? 吃干饭的吗? 这就是典型的目无王法。 这如何不让刑部官员集体暴怒? 如此,部分官员直奔相府,商议结果。 而一部分人,却又自己聚集,去商谈此事。 但不管如何,整个京都因为此事的的确确沸腾了。 更多的读书人开始怒斥顾锦年所作所为,更是有不少人在扭曲事实,编造谣言。 什么这些读书人去大夏书院,态度极好,客客气气,就是想问一问顾锦年献的是什么策,可谁知道顾锦年恼怒不堪,怒斥他们。 有些人只是猜测顾锦年勾结官商,结果就被当场诛杀,更是拿出金令说自己舅舅乃是当朝圣上,谁敢造次。 这种言论,可以说完美深入人心,再编造下去,完全可以出书了。 顾锦年的形象,也瞬间变成了那种目无王法,草菅人命的纨绔权贵,妥妥大反派。 不过整个京都更沸腾的还是那些权贵世家。 这三千多人里面,基本上都是他们的后人,得知自己儿子被抓,一个个跑去求爹爹告奶奶,不管如何先把人捞回来再说。 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 毕竟悬灯司已经插手此事,一但让悬灯司插手进来,人就算出来了,估计也得没半条命啊。 所以整个京都形成了两股风。 一股是在谩骂顾锦年。 一股是在找关系捞人。 而大夏书院内。 一处庭院,王富贵等人全部聚集在此,看着顾锦年神色当中充满着异样,心情很复杂。 反倒是顾锦年,坐在一旁,还有兴趣煮茶喝。 “锦年叔。” “你刚才那样子简直是太帅了。” 不过这帮人当中,李基表现最为激动,毕竟顾锦年训斥三千读书人。 在少年眼中,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李基。” “给叔叔好好记住。” “若是以后有朝一日,你当真登基了,一定要死死防备这帮读书人。” “可千万别被这帮读书人给骗了,天底下最靠不住的就是这些人,一个个自诩为国为民,实际上都是一群酸秀才。” “知道没?” 顾锦年看着李基,认真教导。 只是这话一说,有些人还是略微沉默。 好家伙,教什么不好教这个?李基是太孙,是大夏以后的皇帝,你给他灌输这个想法,那岂不是坑死读书人? “咳咳,顾兄说话还是有些严重,太孙殿下理解。” 江叶舟连忙开口,这话可不兴说,回头传了出去,指不定又要被扣上一顶什么帽子。 “没,我觉得锦年叔说的很有道理。” 然而李基不以为然,反倒是觉得顾锦年说的没错。 “没什么严重不严重。” “这是事实,大侄子,自古以来史书都是由这帮文官所写。” “你顺了他们的意思,他们就给你写好点,你不顺他们的意思,他们就把你写成昏君。” “无论是你还是叔叔我,如果不想任人鱼肉,委曲求全,那么索性就从一开始就跟他们干。” “要么开始就委曲求全,他们说什么,我们照做,要么开始就跟他们闹着来。” “李基,叔问你,你想不想以后都被这帮人管着?哪怕有朝一日你当了皇帝,就因为多花了一两银子,说错了一句话,就被这群人盯着揪着骂着?” 顾锦年还真不是生气,而是用最简单的东西给李基洗脑。 “不想。” 李基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 而顾锦年很满意。 “那你就记住,别给这帮人脸,你给他脸越多,他就越嚣张,反正横竖都被骂,不如就恶心死他们,学学太祖怎么做的,管你文官不文官,敢啰嗦直接砍了。” “骨头再硬,硬的过铡刀?” 顾锦年认真说道。 李基也将这句话牢牢记住。 您还别说,自己爷爷现在不就是这样的,明明手握大权,明明做了这么多好事,还被所有官员这骂那骂,有时候一个人气的跳脚。 再仔细琢磨琢磨顾锦年这话。 是啊,反正终究是落不得一个好名,那不如就跟他们对着干。 同样都是权贵,都是头一回当人,凭什么得让着你啊? 第(1/3)页